視頻加載中... 孫志剛原為美國唐納德·W·雷諾玆新聞研究院科研副主任(2007年~2014年),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高級社會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2014年),現為北京印刷學院特聘教授和浙江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在《大眾傳媒與社會》《報紙研究學刊》《亞洲傳媒學刊》和《新聞與大眾傳媒季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并擔任《大眾傳媒與社會》《新聞與大眾傳媒季刊》等核心期刊的論文評審員。 2016年4月上旬,臉譜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宣布,臉譜的現場直播平臺臉譜Live將不再局限于移動客戶終端的使用。它將進一步向社會和公眾開放:來自廣電媒體、無人機以及其他專業內容生產者的內容也可在臉譜Live平臺上直播。無疑,這種社交平臺加現場直播或者“社交平臺+”的理念和實踐再次挑戰了電視、報紙和其他傳統媒體:它們既能滿足公眾對未經剪輯、未經篩選和個人化的內容的需求,又鼓勵和有助于公眾在觀看現場直播時通過數字平臺上的各種互動方式直接參與其中。同樣重要的是,它們為媒體的經營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機遇和途徑。 視頻直播越來越受重視 視頻直播社交是新近出現的一種社交產品。它用視頻的方式在社交平臺上現場直播由非專業和專業內容生產者(比如個人、團體和組織)制作的內容。與廣電媒體的傳統產品和近年來出現的播客等新產品相比,視頻直播社交的內容和傳播更為直接、直觀和具有時效性,而且符合人類分享信息的心理需求。因此,該社交平臺自然成了新老媒體的必爭之地。 隨著智能移動客戶端和社交平臺的迅猛發展,美國平面媒體于2013年下半年重拾視頻,希望借此豐富新聞傳播、更進一步聯結受眾和提升廣告收入,并把它作為未來發展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5年里,越來越多的美國媒體開始關注視頻和對視頻產品的研發與探索,比如,《赫芬頓郵報》于2012年推出了名為HuffPost Live的現場直播平臺,臉譜于2015年創建了臉譜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