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網絡文藝須有良好生態 隨著網絡文學產業化的壯大,網絡文學著作權糾紛進入高發期。“網絡文學侵權成本低、舉證維權難,讓我們苦不堪言。”作為網絡知名作家,管平潮和筆名為“菜刀姓李”的李曉敏對此深有感受。閱文集團總經理楊晨說,“盜版使得海量的中低端網絡寫手的生存空間更小,他們根本沒有精力和能力進行維權,極大地傷害了作者群體積極性。” 網絡維權究竟難在何處?“網絡可以隨時刪改,導致侵權證據‘稍縱即逝’。”歐陽友權說,“另外,在網絡版權侵權發生后,侵權人到底在哪兒,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在什么確切的地方,他的真實名字是什么,這些問題也不容易判斷。所以說,網絡侵權容易,取證卻非常困難。” “目前,我們有個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有專業的隊伍幫助作家維護權益。但應該說,全國僅有這么一支隊伍,力量太過微弱。”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建功建議,全國應該多建立類似的維權組織,保障包括網絡作家在內的作家們的合法權益。 “別總是官司不斷、糾紛不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談道,“網絡文藝必須通過立法來規范。所謂賞罰不明、萬事不成,知識產權保護必須樹立一個底線,不能讓‘好人沒辦法、壞人沒法辦’。” 大家一致認為,必須推動著作權法和《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修改和完善,并適時針對網絡文藝出臺專門規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裁沙躍家認為,目前網絡文藝還處在發展初期,對網絡文藝的管理應當以底線管理為主,不宜限制過多,應當致力于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 目前,對網絡文學的規范和管理,最常用的方式是設置“敏感詞”。 “有時候我辛辛苦苦碼完了幾千字,卻怎么也傳不到網絡上。我只能花費大量時間,一個字一個字地找潛在的敏感詞,但有時候改了許多遍都過不了,大大耗費了我們的精力。”李曉敏說。 “敏感詞設置過多,有時會使一些無辜的詞受牽連,比如‘水乳交融’‘變態’等詞語都無法顯示。這時候,一些寫手用錯別字或其他符號代替敏感詞,有時生造一些詞語,這都會導致網絡文學作品閱讀的障礙,削弱網絡文學作品質量。”歐陽友權指出。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主持人白巖松表示:“簡單地通過設置敏感詞來管理網絡文學,這種‘畢其功于一役’的管理思維是不科學的。固然能夠‘不放過一個’,然而,‘被錯殺的一千’需要為此付出極大的成本。” 對此,大家紛紛建議提高敏感詞管理的科學性。全國政協委員、原廣州軍區副政委黃嘉祥說:“為避免‘一個詞干掉一篇文章’,還需要研發更合理的‘良藥’。”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馬文遠建議將審核權下放到網站,文化主管部門則進行事后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