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一篇短文能在很短時間受到50多萬人次的閱讀,這一現象說明,在移動終端時代,黨刊只要找準了“風口”,就完全能夠占領“指尖上的陣地”,而這樣的短文就出自當代黨員雜志社主辦的《黨課參考》雜志的“互聯網+”實踐。 近年來,當代黨員雜志社堅持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和黨刊主流媒體“品戰略”(強勁“政治品格”砥柱、筑牢“市場品質”基石、張揚“文化品位”風帆),精心謀劃“黨刊+”全媒體運營這篇大文章,積極探索全媒體布局,主動觸網、用網、建網,創新并成功探索出一條從“互聯網+黨刊”到“黨刊+”全媒體運營的新路子。 夯實主流媒體品質基石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當代黨員雜志社始終站在新技術利用的前沿,運用“互聯網+黨刊”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黨建媒體集群:以《當代黨員》《黨員文摘》《黨課參考》為主體的黨建及社科期刊媒體群,以七一網為重點的黨建網站群,以微信矩陣為核心的時政、黨建新媒體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黨刊”不僅催生了新的黨建媒體,而且讓傳統黨刊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當代黨員》早在十余年前就開始全面“換腦”,改變“我辦你看”的辦刊方式,全力提升黨刊的政治品格、市場品質和文化品位。在選題上注重既“接天線”又“接地氣”,在表達上注重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傳播新聞和觀點,在語言上摒棄“大話硬話”接納“網言網語”,在傳播上特別注重聽取并吸納讀者意見……實踐證明,“互聯網+黨刊”,讓當代黨員雜志社的黨刊在互聯網時代贏得了先機,也贏得了市場。近年來,3本黨刊的期發行量始終穩定在110多萬份的水平。 當“互聯網+”成為一個熱詞,各行各業都在與“互聯網+”嫁接的時候,站在“互聯網+”的風口,當代黨員雜志社順勢提出了“黨刊+”全媒體理念,勾畫了“黨刊+”全媒體運營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與路徑,理念的創新和探索,得到了行業內的肯定。 在“黨刊+”全媒體運營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在構建“黨刊+”全媒體布局的實踐中,當代黨員雜志社突出了以下特點: 以品質內容為根本。黨刊的優勢在內容,高品質的內容,既是黨刊長期以來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最重要資本。在構建“黨刊+”全媒體運營格局中,當代黨員雜志社始終堅持以品質內容建設為根本,持之以恒地創新推進主流媒體“品戰略”,努力將黨刊的內容原創、權威報道、深度解讀、言論評論等優勢向新興媒體延伸,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實現品質上專業權威、傳播上快捷精簡、服務上分眾化互動化、展示上多媒體化,最終增強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同時讓黨刊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當代黨員》的品牌欄目《特別策劃》,就是踐行“品戰略”的典型代表。每一期都緊密結合黨和政府的階段性中心工作,針對干部群眾最關注的“重、熱、疑、難”問題,精心提煉選題,深入基層采訪,從各個角度組織不同體裁的文章,集中反映策劃主題。 以融合創新為路徑。相較于微博、微信、微視頻和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黨刊的短板在于表達方式簡單落后,傳播渠道單向狹窄且時效較慢,在傳播力上很難與以微傳播、快傳播見長的新媒體抗衡。比如,素以“黨性鮮明、可讀性強”為特色的《黨員文摘》為了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讀者的需求變化,充分借鑒新媒體的優勢,對內容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過去數十個散亂的欄目整合為《看大勢》《觀社會》《悟文化》《覽世界》《品生活》等骨干欄目,進一步優化內容設置,使文章更短小,更接地氣。這種融合創新還體現在營銷上。再比如,為了配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課參考》及時出版了一期高質量的黨課特輯,其內容被微信矩陣聯合推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課特輯”出版》,僅兩天時間就收到2000余份新增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