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見多識廣有時是優勢有時也是劣勢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對于從事過媒體工作的人來說,在創業的過程中會有哪些優勢和短板呢? 陳愛華:媒體人的優勢,其一,在于大多媒體人的思路都比較開闊,想法比較多。其二,媒體人通常來說人脈都還不錯,有一些積累的資源。其三,媒體人本身具備自我包裝的能力,善于傳播。 茍驊:我認為,媒體人最大的優勢是視野比較開闊,有原創能力。劣勢在于媒體人原來和商業接洽比較少,甚至不屑于去談錢,但是創業者不可能一直做甲方,要逐步開始做乙方。在這個過程中,媒體人以前那種情懷、那種清高也使他們做事情有自己的底線。所以這個度怎么把握,就需要專業機構的幫助。 馬小六:我覺得傳統媒體人見多識廣既是優勢也是劣勢。他們所接觸到的信息量十分豐富,但真正去實踐、去操縱的卻比較少。他們只是習慣性地在狹小范圍內把山壘高,卻不去橫向鋪開。很多積累只有量沒有質,沒有同其他的行業打通,難以落地。 創業團隊急需媒體合伙人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媒體人創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陳愛華: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源于資金。現在很多媒體人創業都是靠腦力和創意,但創意也是需要資本支持的。很多投資人還是比較喜歡投入高科技或者是具體的產品領域,但內容的變現時間周期相對較長,這也是媒體人創業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 茍驊:其實,現在各行各業,包括創業公司最缺的是首席內容官。幾乎每一個創業項目或者說創業團隊都需要有一個媒體合伙人,這也是日后將要發展的方向。媒體傳播“去中心化”之后,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自媒體,每個企業都要建立自己的自傳播體系,這需要長期持續的建立,需要專業的媒體人。因此,我們現在要建立商學院,把很多媒體人培養成上市公司或者創業公司的媒體合伙人。 羊群效應或吸引更多資源進入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你看好媒體人創業的前景嗎? 陳愛華:就整體而言,我還是看好的。盡管在很多人看來媒體人通常都是想得比較多,具體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我覺得這需要一個過程。當你決定創業以后,會有無數的壓力趕著你去做很多事。 馬小六:媒體人創業能否成功,我覺得還是取決于自己。比如說,很多媒體人創業失敗了,“死”在半路上了。在我看來,原因不是這個行業頹廢了,或者行業發展的路走不通了,而是他自己的方向錯了,駕馭能力還有后天的學習能力缺位了。 茍驊:這已經不是看不看好了,現在已經形成一股大潮,任何一個行業只要有足夠多的人參與,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上升。只要有大量的媒體人去做,就會產生羊群效應,從而吸引很多資源進入。今年我的感覺特別明顯,無論過去對內容創業是否足夠了解,很多資本都在往這個方向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