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實踐新思想 開創新局面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在福建》大型主題報道反響熱烈
東南網5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自5月4日起,福建日報重磅推出《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在福建》大型主題報道。截至目前,已陸續刊發《綠色發展 根深葉茂》《追風趕浪傲立潮頭》《放心食品 呵護民生》《開放發展 江海奔流》四篇報道,引起社會各界熱議,反響強烈。
大家表示,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少源于福建、不斷升華,全省廣大干部群眾更應深入學習實踐、推動工作,開創發展新局面。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寧德市老年大學校長張經喜閱讀了《綠色發展根深葉茂》后深有感觸,“資源開發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不是單純講經濟效益的,而是達到社會、經濟、生態三者效益的協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對傳統發展觀念的一種超越,是一種經濟發展新模式。保護是為了更好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才能更好地永續發展,造福子孫后代。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福建不能掉以輕心,只有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綠色發展理念真正落實到位,才能永享‘清新福建’。”
從事水土保持工作14年的基層科技人員、省人大代表、長汀縣水土保持站站長彭紹云深有感觸地說,沒有習總書記的關心、重視、激勵,就沒有長汀的百姓富、生態美。前不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南方紅壤水土流失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在長汀通過專家組現場驗收,標志著我省水土流失治理技術研究上升到國家級水平。水土流失治理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十二五”期間,全縣水土流失率降至8.52%,重點水土流失區河田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0135元,比2010年增加5315元,增長110.3%。同時,把水土流失治理與打造美麗鄉村結合起來,對近30條小流域開展了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區不但綠起來,而且美起來,富起來,長汀的生態文明建設必將越來越好。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2002年5月17日,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在《福建日報》發表了題為《縮小數字鴻溝服務經濟建設》的署名文章,指出繼續圍繞“數字福建”抓好信息化建設。
“十多年來,福建始終牢記習近平的囑托,追風趕浪,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貫徹好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寬帶中國戰略和網絡強國戰略,在深化‘數字福建·寬帶工程’建設上下功夫,優化信息通信網絡布局,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加快建成‘全光網省’,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縮小數字鴻溝,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于全省人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率先響應“農改超”并從中快速成長起來的永輝超市,把食品安全視為企業的生命線。“過去是被動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檢查,發現問題商品倒逼上游企業進行整改。而現在,是主動完善食品監督體系,與國際領先的專業檢測機構合作共建食品安全檢測服務中心,鞏固食品市場準入防線,做好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從事后倒逼到事前監控。同時,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通過零售渠道的杠桿,要求上游合作伙伴加入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在源頭做好生產過程視頻監管,完善食品可追溯信息源,逐步形成從生產到消費全程可追溯。”永輝超市副總裁翁海輝說,“如此,就真正實現了從原先僅僅賣商品提升為引領‘健康消費’,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從“閩江口金三角”到“福州新區”“福建自貿試驗區”“海絲核心區”,開放的思路一脈相承。“一張藍圖繪到底,功成不必在我任。發展思路一旦探索形成,并被實踐證明可行,就要常抓不懈,從基礎性工作做起,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開拓福建開放開發的新格局。”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趙守箴說。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唐杰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余波未平,全球經濟格局依然處于深度調整的時期,國家的“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等一系列戰略都在傳遞一個信息,就是“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福建在這么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把對外開放作為“金鑰匙”。當前,新的開放戰略,必然引發新一輪開放格局的調整,福建要緊抓機遇,不斷完善開放戰略、健全開放通道、提升開放平臺,將開放的治國理政新理念轉化為福建的具體實踐。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在福建》大型主題報道刊發后,東南網、福建日報微信、“今日福建”客戶端等均在第一時間轉載、編發。對此,網友紛紛點贊:“這組報道站位全局、材料豐富、闡釋到位,讓咱們對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如今又高度重視的國家發展新戰略,有了新的更深的認識!”大家期待看到更多的《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在福建》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