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虛擬現實技術無疑是2016年的熱詞,人們紛紛暢想進入各種虛擬世界——大人戴著頭盔參加同學聚會,孩子們也戴著頭盔學習世界地理。實現虛擬現實技術的確離不開相關設備,但虛擬現實技術就是戴個頭盔那么簡單嗎?其中的技術原理是什么呢?記者帶你一起“解剖”虛擬現實技術吧! 利用人類兩眼視覺差原理 “虛擬現實是基于立體視覺來制造沉浸感,而立體視覺是利用人類的兩眼視覺差而產生的。”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原理,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技術部總監饒子宇形象地解釋說,人類的雙眼就像兩臺攝像機,在看周圍的世界時,由于雙眼的空間位置不同,在眼前取任何一個點,雙眼看到這個點的位置其實是存在差別的,而且差別的大小跟空間距離、視點角度都息息相關,人類大腦的視覺功能區能夠綜合分析這些信息,并最終形成一個關于周圍世界的整體三維場景。 基于人眼的立體視覺機制,在一些傳統的顯示設備中,這些差異化的圖像分別出現在不同的顯示器上以形成視覺差,從而讓大腦形成虛擬的距離判斷,產生立體感。例如,主動立體時間技術采用特殊的顯示設備,使用者戴上特殊的眼鏡后,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奇數幀圖像,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偶數幀圖像。通過奇偶幀之間的圖像差異來營造這種立體感。 多技術融合而非突破 “虛擬現實沒有突破性的新技術。”復旦大學交互式圖形學實驗室主任姜忠鼎認為,如今市面上可購買的VR頭盔等硬件設備,其技術原理幾十年前就已經被應用,最早的虛擬現實頭戴顯示器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此后逐漸出現了一些廠商,并擴展到了游戲領域,但此時的虛擬現實設備仍十分昂貴,面向消費者端的產品始終沒能形成潮流。 之所以在近一兩年再次受到關注,饒子宇認為,這得益于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之前由于受到數據量處理、顯示分辨率、信息傳輸等諸多問題的限制,虛擬現實設備的體積大,效果差,價格昂貴,沉浸感并不理想。”饒子宇說。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國一家公司曾在1993年開售第一款頭盔,這個頭盔有一塊5.7英寸的屏幕,像素僅為240×240,重達3公斤,售價高達6800美元。 但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得到了突破,現在的虛擬現實設備不僅清晰度更高,而且越來越便攜。“舉例來說,新款三星GearVR,像素為2560×1440,視覺效果細膩,重量僅有318克,這顯然要比之前的幾公斤重的設備輕巧多了。”饒子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