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建章立制 出書有保障 ■形成了“出精品—出機制—出人才”的綜合效應 ■社會效益在業績考核中的權重從最初的30%到現在的60% 出版布局不是紙上談兵,它有賴于高度組織化和職業化的執行能力,有賴于項目具體操作上的精耕細作、精益求精,有賴于“出精品—出機制—出人才”的綜合效應的形成以及三者之間的“循環加速”。多年來,世紀集團就在這些方面探索出許多成功的模式和可行的機制。 比如,重大項目保障機制。世紀集團專門組織有大項目策劃能力、具備資源與組織運營優勢的出版社,認真研究國家文化扶持的方向、領域、政策,自覺地將自身的策劃與資源優勢納入政府資助的國家文化工程策劃中。同時,世紀集團還出臺扶持原創精品圖書出版政策和激勵機制,為出版單位解除后顧之憂,著力做好精品項目,繼而將這些精品圖書孵化為品牌。 再比如,質量監督管理制度。2009年,世紀集團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考核辦法(試行)》,其中包括《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考核辦法及細則》《圖書出版單位出書定位與結構》《編校質量考核辦法》《裝幀質量考核辦法》等。2014年又出臺了《關于健全和完善圖書出版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下屬出版單位必須建立出版管理制度。今年,集團出版質量管理制度還將進行第三輪修訂。 吳申說,從這些制度建設中可以看出,世紀集團從出版產業發展規律出發,不斷完善出版單位效益考核辦法,明確把提升文化影響力作為首要要求,引導出版單位堅守文化使命的初衷?!斑@些年,集團不斷提高社會效益在業績考核中的權重,從最初的30%到現在的60%,力度不可謂不大。”他還告訴記者,集團下屬出版單位為了做好精品項目也是不計成本,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社內校對人員翻番,這在近年來出版社中也是不多見的。(記者金鑫) 各子規劃NO.1 排名第一的秘訣是什么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公布了《“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展現了中國圖書出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首次遴選的2171種重點出版物,不但代表了業界的出版導向,也展現了各出版集團、出版單位出版重點出版物、精品圖書的能力。如何在國家規劃中,做到入選項目的第一?《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日前采訪了11個子規劃項目入選數量第一的部分出版單位,探究他們入選項目領先的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