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再以筆者所在的人民出版社的數字出版發展歷程為例,大家能更深刻地理解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數字出版轉型之路。人民出版社給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家專門出版黨政文獻、馬列經典圖書的政治出版社,業務模式單一、出版資源高度專業化、客戶群體有極大局限性,這樣的出版社要從事數字出版,似乎是無處下手,做什么好像都只能是賠本賺吆喝。人民出版社數字出版團隊在仔細分析了本單位的業務和資源特點,考察借鑒了眾多兄弟單位的數字出版成功經驗后,找準了自身數字出版的定位,那就是作為黨的喉舌,通過發展數字出版創新黨的思想理論傳播方式。基于此定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量獨具特色乃至獨一無二的黨政文獻、領導人著作、馬列經典、高水平理論讀物恰恰成為了我們發展數字出版的最大優勢和亮點。 與其跟風不如摸索 近年來,通過爭取國家項目扶持和出版社的全方位支持,人民出版社在發展常規的電子書、數字期刊等數字產品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了“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數據庫”,目前已經開始為讀者服務,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雙效”收益。此外,我們還同步建設了“中國理論網”,作為一個純公益平臺,依托人民社出版資源及中央級權威媒體資源,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順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我們去年又開發推出了數字化在線黨員學習平臺——“黨員小書包”APP。“黨員小書包”是一個移動閱讀、在線教育、互動交流、精準考評綜合平臺,其基于我們建設的“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數據庫”和“中國理論網”,通過定制模式,為廣大黨員提供權威、豐富、個性化的圖書和理論文章等學習資源,為各級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黨員小書包”功能強大,定位清晰,能夠精準滿足用戶需求,一推出就受到了熱烈歡迎,用戶數短期已經達到幾十萬,發展前景看好。“黨員小書包”可以說是人民出版社數字出版的一大亮點,充分體現了人民出版社的內容特色和核心競爭力,也是傳統出版與互聯網新技術融合的成功案例。在打造上述核心數字出版產品的同時,人民出版社還充分挖掘自身特色資源,建設了多個特色數字平臺。例如新華文摘學術網,這是廣受歡迎的新華文摘雜志紙質版的延伸;人民出版社讀書會,這是為全民閱讀服務的,可以給讀者、編者、作者三者提供一個交流與互動的在線平臺。 總結人民出版社這些年數字出版轉型的一點經驗或者感受,那就是與其去跟風復制所謂“最好的”轉型道路,不如踏實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數字出版轉型之路,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作者:陳登單位:人民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