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編者按:今年,共有28幅(組)新聞攝影作品被推薦參加中國新聞獎定評。那么,這些作品是如何打動評委的?我們將分兩期獨家奉上初評評委會的推薦理由,并展示這些作品,敬請關注。一起來看看,今天展示的14幅(組)作品的精彩之處在哪兒?
????1
《藍天見證“金頭盔”》
???? 刊發媒體:解放軍報
????推薦理由
????整篇報道文字采用第一人稱講述的形式,把蔣佳冀這個“空中殺手”的故事娓娓道來,語言接地氣、有張力,讓人真切感受到典型就在身邊,讀來讓人意猶未盡;圖片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多維展現主角的颯爽英姿,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這組報道,不僅展現了“金頭盔”飛行員蔣佳冀矢志藍天、苦練精飛的忠誠品格和為勝利而飛、為打仗而飛的血性擔當,我們不僅為“金頭盔”精湛的技藝和勇敢的精神所折服,也為作者“金鏡頭”獨到的視角、執著的追求而打動。

????戰斗警報拉響,蔣佳冀和戰友快速奔向戰機。

????蔣佳冀駕駛戰機奔向起飛線,宛如一把出鞘利劍。

????蔣佳冀和他的飛行團隊不斷探索創新戰法。

????蔣佳冀和他的戰鷹團隊飛馳在雪域高原上空。

????利劍出鞘!蔣佳冀駕機俯沖對地面目標進行垂直打擊。

????飛行團長蔣佳冀,臉上洋溢出新一代飛行員的陽光與自信。
????2
《“東方之星”救援目擊》
??? 刊發媒體:湖北日報
????推薦理由
????“東方之星”號旅游客船翻沉事件,是2015年度發生在我國的重大災難性事件之一。組照《“東方之星”救援目擊》是用新聞照片報道這次救援過程的信息量最大、階段性典型瞬間最多、前后過程最完整的報道之一。為了及時準確報道救援進展回答國內外關切,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發揮團隊優勢,啟用了無人機航拍等技術手段,對事件現場進行了持續的、全景式的報道。因而成為中央媒體之外最主要的信息來源。由于發布的信息及時、面全量大,因而對社會和網絡輿論場的引導發揮了積極作用。

????6月2日,救援現場
。

????6月2日12時52分,一名幸存者成功獲救。

????6月3日,救援人員趴在沉船上聽船艙內是否有幸存者的聲音。

????6月4日零時,現場搜救仍在緊張進行。

????6月3日,疲憊的消防戰士躺在江邊的簡易帳篷內休息。

????6月7日下午,監利縣人民醫院,幸存者朱紅美見到官東(海軍工程大學潛水員)很激動。

????6月5日,殘陽晚霞,映照扶正出水的“東方之星”。岸邊,候命入船的搜救人員,面向長江列隊注目。

????6月6日,家屬向長江拋灑獻花悼念親人。
3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中國首次以盛大閱兵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 刊發媒體:新華社
????推薦理由
????這組照片以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拍攝布局及拍攝點位,為受眾呈現了一組從天到地,從特寫到場面,從領導人到抗戰老兵的全景式閱兵組照,特別是從領導人身后拍到航空編隊組成“70”字樣的畫面堪稱經典。該組照是抗戰勝利70周年報道中比較成功的圖片組照報道。
?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外方領導人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天安門城樓上。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抗戰老兵乘車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輪式裝甲突擊車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白建軍中將、田中中將、陳東中將、吳國華中將、潘昌杰中將(自左至右)率領裝備方隊接受檢閱。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大會開始前,“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在做準備。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抗戰老兵史保東(左)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空中梯隊。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領隊機梯隊飛行在北京上空。
4 《“東方之星”隕落長江
83小時后被打撈出水》
???? ?刊發媒體:荊楚網
????推薦理由
????“東方之星”號旅游客船翻沉事件,是國內外十分關注的災難性事件,也是我國水難救援史上難度最大的事件之一。救援過程中,最關鍵節點之一是“東方之星”號客船從倒扣狀態轉為側臥并浮出水面的時刻。記者精心策劃,運用無人機航拍,精準地抓住了這個瞬間,并實現即時發稿(8點46分拍攝,8點50在荊楚網發布)。第一時間內向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迅速播發。傳統媒體采用量高達300多家,互聯網點擊量超過1.1億人次。

????2015年6月1日晚,從南京駛往重慶的“東方之星”號旅游客船,在湖北省監利縣長江大馬洲水域翻沉。事件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指示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救人,一場舉國動員的搜救行動在水面、水下、陸地和空中迅速展開。6月5上午8時許,經過現場救援人員一夜扶正作業,“東方之星”號客船從倒扣狀態轉為側臥,客艙逐漸浮出水面,船弦上“東方之星”4個字清晰可見。
?? ???5 《英魂歸來》
???? ?刊發媒體:濟南時報
????推薦理由
????夜靜心愈悲,明月寄哀思。作者利用低溫色的路燈使畫面獲得金色的基調,暖光勾勒出烈士靈柩歸國的主題,也讓畫面的質感得以凸顯,烘托出莊重的氛圍。鮮紅的國旗覆蓋在烈士靈柩之上,儀仗兵的步伐,在這個被悲痛和淚水浸滿的夜晚更令人矚目,烈士張楠的英靈隨著士兵堅實的步伐,踏入祖國的大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夜靜心愈悲,明月寄哀思。8月1日夜,濟南遙墻國際機場的停機坪上,一排排武警戰士無聲肅立,他們的臉上寫滿悲傷,眼神卻又無比堅毅。他們,正在等待一名在遙遠異國他鄉為國捐軀的戰友“歸隊”。因遭受恐怖襲擊英勇犧牲的中國駐索馬里使館警衛人員、武警山東總隊臨沂支隊上士張楠烈士靈柩回國迎接儀式在這里舉行。20時10分許,在禮兵的護送下,覆蓋著國旗的烈士靈柩被緩緩抬下飛機。
6
《黃土地的兒子回家了——習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親》?
???? ?刊發媒體:新華社
????推薦理由
????組照《黃土地的兒子回家了》拍攝于農歷乙未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考察調研期間。這組圖片一反尋常的領導人類型報道,記者把焦點放在總書記與父老鄉親的親切交流上,從平實的角度用樸實的鏡頭語言,記錄了總書記返鄉探親這一真實而又溫暖的考察調研活動。

???
“近平回來了!”“總書記來了!”在村口,十幾位鄉親激動地同這位當年“能吃苦、干實事、好讀書的好后生”,現如今13億中國人民的領路人握手寒暄,歡迎他回家。
?
???春回陜北,春陽明媚。從村口到村里,習近平同鄉親們一起走著。

????村委會小院門口,不少當年在一起共同勞動、生活的鄉親,習近平一眼就認出了,親切叫著他們的名字,問候他們的家人。

????在村委會小院門口,習近平親切撫摸著孩子們的臉龐。

????習近平對68歲的村民鞏政富(前中)說,你當年身體特棒,摔跤是村里最好的,不過,你可摔不過我啊。

????村民劉金蓮家,是當年習近平到村里后的第一所住處,習近平就住在劉家這孔窯洞里。總書記說,我那時愛看書,晚上點著煤油燈,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來的痰都是黑的。

????在劉金蓮家的窯洞里,習近平仔細了解劉家年貨的準備情況。

????村民梁耀才(前右)對習近平說你那年寄給我的錢收到了,這份情誼忘不了。原來,梁耀才妻子生了重病,習近平得知后,寄來1000塊錢。
???
??7 《煙霾下的生活》
???? ?刊發媒體:新文化報
????推薦理由
????攝影記者從遼寧阜新市的空氣污染角度來切入,關注著惡劣環境對人們正常生活的影響。作品不僅呈現了諸多觸目驚心的污染畫面,而且關注到生活其間的群眾受到的影響,震撼人心。圖片報道的警示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2013年2月12日,阜新2153排棄廠騰起蘑菇云。

?
????2013年4月,熱灰在熱電廠裝車。

????2013年4月,王儉華被傾倒廢渣激起的灰煙籠罩。

????2013年4月,霧霾下,熱電廠的大煙囪升騰著蒸汽。

????2015年3月,每次排棄廢渣,翻車工王儉華都要全副武裝。

????2015年4月,付萬福趕著羊群穿梭在矸石山之間。

????2015年3月,霧霾下,阜新站的大屏幕上是一片醒目的藍色。

????2015年4月,山下付萬福的家里,幾乎所有用品都要套上防灰塑料袋。
8
《跨省上班族》
???
? 刊發媒體:中國日報
????推薦理由
????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攝影記者將鏡頭對準那些居住在河北、工作在北京的跨省上班一族,以擠車等車為主的畫面從不同角度展現了跨省上班一族的現實狀況:不僅有磨難與艱辛,還有堅強與希望。這組報道也為如何真正實現京津冀相關公共資源的合理利用,給更多滿懷希望的追夢者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便利等發出呼吁。

????2014年9月2日,河北燕郊一輛開往北京的公交車。

????2014年6月16日,河北燕郊排隊等待公交的跨省上班族。

????2015年4月22日,北京國貿橋下翻越柵欄乘公交車回家的跨省上班族。

????2014年7月9日,河北燕郊擠公交的跨省上班族。

????2014年7月9日,河北燕郊一輛開往北京的公交車。

????2015年4月22日,北京國貿,不愿擠公交車的跨省下班族拼車回家。

2015年4月22日,北京國貿,等公交車回家的跨省下班族。
?????9 《爆炸之后》
????? 刊發媒體:新京報
????推薦理由
????天津港大爆炸無疑是2015年中國最受關注的一次重大突發事件。記者冒著生命危險,第一時間采用微型航拍技術近距離、高角度、大視野地拍攝了這一震撼人心的大場面。巨大的視覺信息量全方位記載了爆炸后的慘烈狀況。這幅新聞照片被廣泛傳播后,被國內多家報紙和網站評為年度最佳圖片,并入選國外如路透社、美聯社、時代周刊、衛報等年度最佳圖片。2016年2月,在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中,獲得日常新聞類單幅三等獎。

????在爆炸后的第3天,核心爆炸點形成的坑洞匯集了大量黑色污水,周邊的集裝箱等物品損毀嚴重。
???? ?10
《田徑世錦賽短跑項目刮起中國旋風》
????? 刊發媒體:新華社
????推薦理由
????2015年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上,中國軍團收獲1金7銀1銅表現令人驚喜。記者在田徑比賽賽程緊、項目多的情況下,緊跟中國軍團的節奏,全方位多角度地拍攝了中國運動員在比賽上緊張的比賽瞬間、激情的慶祝場面、舉起五星紅旗時的感動時刻,忠實地記錄了中國運動員在國際田徑賽場上的重大突破。

????2015年8月29日,中國隊選手謝震業、蘇炳添、張培萌和莫有雪(從左至右)賽后慶祝。
當日,2015年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4X100米接力決賽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中國隊以38秒01的成績獲得銀牌。

????2015年8月29日,中國隊選手張培萌沖過終點線后振臂歡呼。當日,2015年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4X100米接力決賽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中國隊以38秒01的成績獲得銀牌。

????2015年8月23日,中國選手蘇炳添(右)與牙買加選手博爾特在半決賽中。當日,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的2015年國際田聯田徑世錦賽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晉級決賽。

????2015年8月23日,蘇炳添(左二)與博爾特(左一)在半決賽中。當日,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的2015年國際田聯田徑世錦賽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晉級決賽。

????2015年8月23日,蘇炳添在比賽后慶祝。當日,在北京舉行的2015年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決賽中,首次進入決賽的中國選手蘇炳添以10秒06的成績獲得第九名。

????2015年8月23日,蘇炳添在半決賽中。當日,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的2015年國際田聯田徑世錦賽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晉級決賽。
11
《西漢海昏侯墓發掘進行時》
??
??? 刊發媒體:江西日報
????推薦理由
????這組對于全國關注的考古新聞事件的現場攝影報道,通過不同景別,既呈現了考古發掘的工作場景,又將發掘來的文物拍攝了特寫,還關照了群眾對這些文物的關注程度。各方面的信息匯集成專業人士和人民群眾共同關注文物保護,關注中國歷史的和諧之音。

????11月14日,考古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一塊屏風取出。這是我國迄今為止出土最早的畫有圣人孔子像的漆木屏風。

????車馬坑里發掘的文物。

????11月18日,到省博物館參觀“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展”的市民絡繹不絕。

????在省博物館展出的銅編鐘。

????在主槨室外,考古人員各司其職緊張地工作。

????在主槨室發掘出來的鎏金錯銀工藝博山爐。

????11月17日,考古隊員正在清理在主槨室發現的馬蹄金和金餅。

????11月14日,考古隊員正式進入海昏侯墓主槨室,拉開對這座千年古墓核心區考古發掘的帷幕。
????12 《綠化大漠不是夢》
???? ?刊發媒體:中國石油報
????推薦理由
????我國石油人歷經20多年的探索,終于在“死亡之海”總結出了一整套沙漠公路綠化技術,保障了“世界第一沙漠綠色長廊”的暢通。組照《綠色大漠不是夢》是記者從1994年到2015年歷時21年,30多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跟蹤報道綠化工程的作品之一。具有跨度時間長、視覺對比大、技術含量高、傳播意義強等特點,是一組難得的經濟科技類新聞攝影作品。《中國石油報》持續多年跟蹤報道沙漠綠化工程,作品多次被新華社等數家媒體轉載。

????1994年,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央,剛建好的沙漠公路兩邊寸草不生。

????公路兩側鋪設供水干管959公里、支管1018公里、毛管1.9萬公里,形成了綠植滴灌系統。

????沙漠公路每4公里一口水源井,共計108口。如今已有12口水源井改由太陽能發電供能。

????經過20年建設,565公里的沙漠公路兩旁形成了綠色保護長廊。

????2015年,同樣的地方,塔中油田作業區已經被綠色的植物覆蓋。

????用“土工布隔斷”“蘆葦方格”兩項措施來保護公路免受流沙侵蝕。

????20年前在沙漠中種植的胡楊樹,如今已經長成參天大樹。
????13 《暴雨襲荊楚》
???
刊發媒體:湖北日報
????推薦理由
????此圖給讀者的第一信息,就是拍攝者和被拍攝者都浸泡在齊腰深的積水中。穿著黃色防水衣的水務工作者,在排水井旁手拿警示牌提醒人們此處有險情。排水井的巨大漩渦與這位工作者只有兩米的距離,畫面生動表現了水務人員不懼危險,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

????7月23日,武漢市虎泉街楊家灣,水務工作人員趟著齊腰的積水,在排水窨井旁豎警示牌。
????14 《大霧罩申城 霧中出奇景》
???
刊發媒體:新華社
????推薦理由
????在鏡頭俯視下的霧霾奇景讓已經習慣了仰視霧霾的我們眼前一亮,攝影從來都是需要通過出奇的角度以造就無法言說的視覺效果。當奇詭夢幻的海市蜃樓被發現原來是霧霾造就的奇景,觀者必會為之一驚。

????4月1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廈被籠罩在大霧中,仿佛海市蜃樓。4月1日19時23分,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