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你或許未曾想象,一條在朋友圈刷屏的新聞報道,竟會出自機器人之手。日前,第一財經發(fā)布了智能寫稿機器人“DT稿王”,并現場演示寫作內容和效果;幾天前,一則由機器人撰寫的地震新聞也引起網絡熱轉。在谷歌智能機器人戰(zhàn)勝著名圍棋手李世石之后,智能機器人又開始在新聞寫作領域大顯身手。 機器人寫手“秒發(fā)”新聞 5月29日,四川綿陽發(fā)生地震。很快,一條題為《綿陽安州發(fā)生4.3級地震》的新聞開始流傳于網絡。這條新聞內容詳盡,包括地震參數、震中地震歷史信息、地震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基本情況、地震所在縣的行政情況,甚至還有兩張震中地圖,可謂圖文并茂,內容豐富。 而令網友炸鍋的地方在于,在作者名字一欄里,竟然寫著“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這幾個字。這并非編輯失誤。寫下這篇560字的新聞稿件,并第一時間發(fā)布在網絡上的,的確是國家地震臺網研發(fā)的智能機器人,且全程僅花了6秒鐘。 令人驚嘆的是,整個過程中,機器人自動寫作,自動發(fā)布,全程無人介入。取標題、發(fā)布地震圖方便后期救援、撰寫地震參數、搜集地震周邊歷史情況……根據后臺設定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就完美完成了工作,也毫無疑問地摘得了這次地震新聞的全球“首發(fā)”。 其實,在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之前,國內外的媒體都在陸續(xù)試水機器人寫稿。去年11月,新華社公布其機器人寫稿項目“快筆小新”,輸入一只股票代碼,關于該股票的財報分析就能瞬間成稿。再向前兩個月,騰訊財經發(fā)布了由Dreamwriter智能寫稿機器人撰寫的一條財經新聞。而在海外,美聯社早在一年多前就已開始用機器人編輯Wordsmith撰寫稿件。 根據“DT稿王”的設計,未來,除了在財經資訊領域,在商業(yè)機構、金融、法律、醫(yī)療等領域,如果你有寫作需求,只要能夠把寫作邏輯、目標說清楚,設置一定的約束條件,或許就能通過智能機器人的寫作平臺,自動生成內容。 “多快準”跑贏人類 其實,無論一財、新華社、騰訊,財經資訊都是他們使用機器人寫稿的首要領域。“剛入行做記者的時候,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翻閱報告來獲取信息。”資深財經媒體人、第一財經CEO周健工說。據其統(tǒng)計,中國的金融市場平均每天發(fā)布大約1900篇公告,而這1900篇公告,一位資深證券編輯需要100個小時才能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