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近日,一篇題為《四川綿陽市安縣發生4.3級地震(測試)》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刷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該文章在文末的備注中顯示:以上內容由機器于2016年5月29日10時23分14秒自動編寫,用時6秒,測試階段僅供參考。
機器人寫稿不是新鮮事
機器人寫稿已經不是新鮮事,尤其是在地震領域。早在2014年3月17日,美國洛杉磯發生4.4級地震,《洛杉磯時報》的相關報道從撰寫到發布僅用3分鐘。據報道,該新聞就是由《洛杉磯時報》編輯部機器人寫作和發布的。
國內機器人寫稿,主要從去年開始。去年9月10日,騰訊財經發布了一篇關于8月份CPI的稿件,署名“Dream writer”,這是騰訊財經開發的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而去年11月7日,新華社也迎來機器人新“員工”———“快筆小新”。據新華社總編室業務管理中心主任胡金芳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目前“快筆小新”供職于新華社體育部、經濟信息部和中國證券報,可以寫體育賽事的中英文稿件和財經信息稿件。
寫作停留在數據部分
其實寫稿機器人的應用,并不是所有類別都可以。騰訊財經主編、Dreamwriter項目負責人劉康說,可以將寫作報道簡單分為兩類:第一是數據類、組合類可模板化操作的寫作報道;第二是更人性化、文學化、需要表達功底的寫作報道。
“現有的機器人寫作還停留在數據部分,并不是在文學部分。”劉康說,寫稿機器人替代的是最基礎的第一類,但是更高級的還不能。所以,目前美聯社的Wordsmith、騰訊的Dreamwriter都只應用于財經類、體育類報道,但是已經可以進行多版本的推送了。
全面抓取資料是優勢
Dreamwriter的寫作方式并非簡單的資料抓取。基于大數據分析平臺,它能夠在短時間內選出新聞點、抓取相關資料,按照特定的新聞體裁成稿,適用于資料量巨大的財經資訊新聞。機器人的優勢在于能夠全面地抓取資料,在準確率和時效性上都優于編輯和記者。
其實在騰訊之前,美聯社已經使用機器人編輯Wordsmith編發企業財報超過一年了。美聯社之所以選擇讓機器人編輯承擔財報工作,是因為該類文章內容往往單調枯燥,并且對數據的準確度和文章速度要求很高,這些都是人類的弱項。
“以前編輯需要細致查很多數據,花費很多時間才寫出一篇稿子,但是現在這些工作可以交給機器做。不過很重要的一點,重點稿件還是需要人工審核,將來記者編輯可以做最后一道把關人的角色,然后把精力解放出來,投入更高級的工作。”劉康說,這才是寫稿機器人被開發的初衷。(袁潯杰吳榮奎 據《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