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動向新聞副總編輯王晶 瞄準掌心 深入人心 在新聞傳播領域,最大的技術變革來自以手機為主要代表的移動新媒體。想要在融媒時代占領這塊陣地,唯有更精確地瞄準掌心,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調查顯示,近70%的用戶習慣使用移動端來獲取新聞資訊,通過電腦端的僅占9.5%,停留在報紙上的可能就更少。面對這種挑戰,傳統媒體該如何接招? 平面媒體的經驗在客戶端等新媒體的面前,有時更像是個包袱。在深耕本地新聞的定位下,新媒體所有的技術服務都是為了更好了解用戶的需求,在適應這一新興傳播方式的同時,必須學會用互聯網思維去思考,這對于所有黨媒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江西手機報總編輯黃新陽 不但要有好的內容,還要會“吆喝” 黨報客戶端不但要有好的內容,還要會“吆喝”。群眾在哪里,就“吆喝”到哪里。 黨報客戶端要學會宣傳。黨報客戶端的宣傳要符合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傳播好黨的聲音,讓人在“潤物細無聲”中接受黨報的正能量。 不過,黨報客戶端發展至今,依然面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困境。媒體不盈利,注定影響其發展,但不能“因噎廢食”。少數黨報用“燒錢”的模式推廣新聞客戶端也并不可取,還蘊藏著一定的風險。 黨政資源是黨報客戶端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當前,我國各級政府都在大力推進“互聯網+”工程,黨報客戶端可以借助黨報的品牌與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客戶端+政務宣傳”“客戶端+公共服務”“客戶端+移動商務”等項目,實現黨報客戶端與受眾的雙贏。 重慶日報客戶端理論頭條負責人單士兵 驅動黨報客戶端的“三駕馬車” 要想在融媒體的“紅海”里獲得受眾青睞,一定要“旗幟鮮明”,有自己獨特的“亮點”,而黨報客戶端最大的特點就是“姓黨”。在遵循新聞傳播規律的基礎上,黨報客戶端應通過內容、技術和智庫“三駕馬車”的驅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正能量和好聲音。 首先要做好“內容驅動”,利用好自己的核心優勢,在內容生產上更接地氣,在話語方式上更重視與用戶的互動。其次是“技術驅動”。酒香也怕巷子深,黨報客戶端不能寄望于“花香蜂自來”,也需要利用先進技術拓寬傳播渠道,及時了解受眾的閱讀習慣和信息需求,對內容進行更加精準地分發。最后是“智庫驅動”。黨報客戶端要注重智庫的建立與維護,將各行各業的專家、高校教授等納入智庫體系,在社會熱點、重大事件中第一時間發聲。 更多閱讀首屆黨報客戶端發展高峰論壇是在中國記協國內部的支持下,由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中國記者》雜志社、解放日報社、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數十位中央與省級媒體負責人、國內學界知名專家圍繞“黨報客戶端,融媒時代的創新與發展”主題,縱論黨報客戶端發展前景,并聯合發表“黨報客戶端鄭州共識”。 本文內容由河南日報社提供,轉發請注明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