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太真實了,我都以為困在里面跑不出來了!”在不久前舉行的2016虛擬現實(英文簡寫為VR)技術創新大會展廳,體驗者小龍戴著虛擬現實頭盔體驗了一把逃生游戲,沉浸其中,“醒悟”過來以后他甚至覺得有點驚悚。 當前,虛擬現實技術逐漸從實驗室走進消費者生活。在本次會議上,技術專家和創業者就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進行了思想的碰撞,嘗試勾勒出未來發展和應用的趨勢。 未來10年,虛擬現實智能終端有可能逐步替代智能手機成為信息獲取和娛樂的主要平臺 虛擬現實,是利用計算機生成可交互三維環境,向使用者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從而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比如,市面上常見的消費級虛擬現實頭盔,利用顯示鏡片產生三維立體效果,讓用戶實現360度視角的沉浸式體驗。 虛擬現實并非一項全新的技術,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人發明了一種飛行模擬器,嘗試使乘坐者獲得飛行體驗的感覺。其后,人們不斷改進仿真模擬手段。計算機的誕生大大推動了該技術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計算機仿真科學技術學科。伴隨移動互聯網、智能制造的發展,最近幾年,一批面向消費市場的VR硬件和內容上市,引爆了社會的關注,有人甚至認為2016年將成為虛擬現實產業元年。 在航空航天和軍事等領域,虛擬現實最初應用在宇航員培訓以及士兵戰術演練等環節,這是目前較為成熟的應用領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認為,虛擬現實可能成為一項顛覆性技術,源于其構建的交互環境可能成為未來互聯網的入口和交互環境。 虛擬現實的想象空間,讓該技術在游戲、影視、醫療、教育、媒體等領域有很大的應用前景。比如,和傳統游戲不同,借助頭盔、動作傳感器等交互設備,使用者能獲得沉浸在游戲現場的真實體驗,你不再是游戲情境的局外人,而是深度介入者。虛擬現實在視聽方面帶來沖擊,也帶來內容體驗的革新。 青亭網創始人羅賢會說,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新聞報道,有望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采用全新的敘事方式,給讀者帶來更好沉浸和交互體驗,傳統的閱讀者將成為新聞的參與者和制作者。 “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在線教育可以在內容和場景呈現方面實現突破。通過構建逼真的三維教學環境,很多復雜的、日常生活難以體驗的知識和概念將更容易被學習者理解和接受,進而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部虛擬現實應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明全說。 目前,頭盔、眼鏡等虛擬現實智能終端設備已經被開發出來。專家認為,虛擬現實智能設備未來形式將豐富多樣。未來10年,虛擬現實智能終端有可能逐步替代智能手機成為人們信息獲取和娛樂的主要平臺。 掌網科技董事長李煒理解的未來虛擬世界將是人、機、物構成的三元世界,通過各種傳感器的無縫雙向連接,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在現實和虛擬世界中進行穿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