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如何讓科技類出版社的傳統業務更具優勢?如何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邁出堅實的步伐?在近日舉辦的科技類出版社轉型升級管理創新座談會上,來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等20余家出版社的相關負責人就此展開探討。 聚焦品牌特色 “手工+出版”融合發展 河南科技出版社近年來在保障圖書主業穩步增長的同時,從資源融合思維出發,將情趣手工作為全社生活圖書的主攻方向,開啟了在手工產業與出版領域的轉型探索。該社社長汪林中表示,選擇并認定這一發展方向,源于深耕手工圖書領域多年,讓河南科技出版社積累了深厚資源。面對傳統出版轉型升級的激蕩浪潮,在對中國創意手工市場進行詳細而周密的調查后,以手工圖書為依托,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手工產業鏈的布局發展。 “源于圖書的發展,又超越圖書的局限,手工產業發展平臺是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對出版轉型、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探索。”汪林中說,以手工為核心元素,培訓與材料創意銷售結合、虛擬網絡和實體體驗相結合、手工藝術與創新教育相結合、點的布局與行業發展相結合,構建中國手工產業平臺及良性發展生態,實現手工與出版的融合發展。 產品創新 是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 在會議上,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俸培宗表示,當下出版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轉型升級,轉型升級是當前出版工作的主要抓手。除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人才管理創新外,應該把產品創新當做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來抓。“思路可以學習、觀念可以學習,但產品不能完全模仿。”在俸培宗看來,實踐證明,固守傳統出版肯定是不行的,科技社必須緊跟新的形勢,根據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目標,進行大膽的調整,加大對產品結構的延伸和創新。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曾慶宇談到,隨著新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能夠解決細分市場或者精準讀者不好找的問題,它為新興市場的專業服務提供一種可能。北京科技社的思路是,借助新技術的發展,試圖將傳統的圖書出版業務模式向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拓展,涉及相關的教育培訓、會展經濟、行業交流、文化活動的組織。從圖書出版轉型到知識服務,在一個細分市場提供專業的知識服務,從而突破圖書本身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