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也就是這3天,要敲定每一句解說詞,精確到每一秒,當然,主持人也會有幾種應急方案,應對任何突發狀況。 隨后,16天精彩賽事,16天奧運大片。 “中國隊第一塊金牌極有可能產生在射擊項目上,我們就從這一點開始切入,推演到中國軍團當天的看點故事,進而拓展到整個奧運比賽的國際視野,包括其中復雜的人物關系。而對于一些特殊賽事,比如國人關注度最高、期待值高的中國女排,從預熱就要開始講故事,用現場報道+專題節目的方式全方位去呈現。”江和平介紹說,這次要全程故事化來報道奧運會。中國隊的奪金熱潮一般在前半程,而后半程可能會相對“冷清”些,甚至可能會出現某一天沒有獎牌入賬的情況,這其中的一張一弛,中國隊員情緒變化的一熱一冷都會被捕捉到,并像劇情一樣展示出來。 現在,整個報道團隊已經將奧運賽事轉播的整體編排細化到每一天,甚至每一場比賽,并從中尋找故事點。連續16天的賽事轉播,轉什么、不轉什么本身已充滿挑戰,加之要以大片的水準去呈現,其難度可想而知。“奧運賽事轉播的最大難點在于如何把觀眾最感興趣的內容呈現出來。也就是說不僅要對中國隊拿牌項目進行充分準備,對于‘爆冷’拿牌項目也要有預案。”江和平說道。 在這一點上,國內派出的396人報道團隊,加之幾十名駐外記者的配合,再有央視多年來積累的大賽轉播經驗讓江和平底氣十足,而“動態化編排”再上了一道保險。他透露,前方報道團隊會根據賽程實際情況及時制定第二天的報道方案,甚至幾個小時內就會進行調整。 但是,時差問題不容回避。由于與里約有11個小時的時差,如何將觀眾觀看奧運的需求“一網打盡”成為另一個難點。 為此,央視在頻道資源上“四箭”齊發、各有側重:CCTV5將變身奧運頻道,全程轉播報道里約奧運會盛況;CCTV5+將對戶外項目和球類比賽進行充分轉播報道;CCTV1作為覆蓋最廣的頻道,將聚焦開閉幕式、決金項目等高關注度賽事;CCTV2每天下午播出2個小時的賽事集錦。 “16天的持續高速運轉,IBC(國際廣播中心)內兩個演播室,IBC外一個演播室,相當于在里約辦了一個全新的電視臺。”江和平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