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產品很多 精品很少 同質化問題作為網絡內容產業的長期痛點,在網絡文學這條供應鏈上更是不斷加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網絡出版監管處副處長程曉龍認為,目前我國網絡文學“大而不強,豐而不富,多而不優,快而不穩”。在受眾市場和商業邏輯的推動下,網上類型化作品往往扎堆出現。記者從晉江文學網了解到,在被普遍認為已經過度飽和的“宮斗”題材下,仍有大量寫手以每天5000—10000字的速度不斷產出,網絡文學作品在數量瘋長的同時逐漸走向泡沫化,濫竽充數者眾多,甚至劣幣驅逐良幣。 作為網絡文學衍生品,“IP劇”在2015年呈現爆發式增長,而觀眾關注度卻屢次“爆冷”,幾部“宮戀劇”收視率均是低空掠過。有專家指出,故事題材類似、情節架構雷同、人物形象刻板、后期制作粗劣的套路化運作,已讓觀眾失去新鮮感、產生“免疫力”,IP自身的光環再盛也難抵題材同質化的“副作用”。 在眼球經濟驅動下,低質內容的繁殖裂變已成為行業擴張“野蠻生長”的標準模式。各類“網紅”視頻短片似乎只要合乎流行趨勢,便能在流水線上快速復制、批量生產。同質化泛濫無疑造成了大眾的審美疲勞和選擇乏力,內容市場看似琳瑯滿目、繁花似錦,實則卻千篇一律、大同小異。 目前,移動直播已有超過100款同類產品掛上各大應用商店。記者調查發現,許多直播平臺瞄準低端受眾,突出對主播“顏值”的感官需求,輸出內容乏味單一,無外乎吃飯、逛街、睡覺等日?,嵥椤n愃啤芭鞑ブ辈?小時掙200萬”的營銷案例,無形中刺激更多人效仿,甚至有人借此渠道打色情“擦邊球”。色情、暴力內容充斥,已成為網絡視頻直播行業摘不掉的枷鎖,行業整體深陷同質化泥潭,網絡內容精品化勢在必行。 大而全多 專而深少 “我國的互聯網行業一開始就存在好大喜功的傾向,什么流行做什么,什么最火做什么,無論是過去的博客微博,還是當下的社交直播,一個都沒落下。想要做成包羅萬象的巨頭,卻成為毫無特色的雜燴。”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陳曉冉評價。 移動互聯時代,用戶對垂直性專業性內容的需求越來越多,App開發成了創業首選項目。大量細分類App開始流行,游戲類、社交類、電商類……在這期間,涌現了一些不錯的公司,甚至還出現了很多新的小巨頭,比如國內的微信、百度地圖、今日頭條等。但這些新的細分化網站,仍然沒有擺脫重新走上大綜合類互聯網產品的道路,也開始變成含咨詢、支付、游戲、社交等各種功能的新型綜合類應用。 以拼車應用為例,一開始只是一對一順風車模式,但當這類模式數據增長不錯、被驗證可行之后,大波跟風者相繼涌入。這個還未被改造多少的行業已經過早地顯現出了擁擠,天天用車、嘀嗒拼車、51用車、微微拼車、滴滴順風車等公司都已身在局中,攪成紅海。 巨頭之間的合并又加重了這一趨勢,無論是滴滴快的,還是大眾美團的合并,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移動互聯網產品的同質化、綜合化,違背了當初專業性細分類應用的初衷。 有專家建議,無論在哪個行業,大量同質化產品的出現必然導致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競爭如果不是以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為基礎,就很容易走進價格戰的惡性循環。與其在淺灘中與同質的競爭對手廝殺、兩敗俱傷,不如深耕一處細分市場,與異質的伙伴一起形成共生、互生的良性生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