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6月21日下午,以“新契機·新挑戰·新實踐”為主題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6)發布暨新媒體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培林,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副局長陳云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趙天曉主持會議。 李培林副院長在致辭中指出,這是《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第7卷的出版發布會。這部藍皮書在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300多種皮書中已經連續3年榮獲“優秀皮書獎”一等獎,在學界、業界、政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李培林副院長指出,過去的一年,仍然是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一年。互聯網已經深度嵌入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成為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引擎,成為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傳播平臺。互聯網一方面已經成為中國社會轉型升級的催化器,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系列新挑戰,促使網絡空間治理達到前所未有的緊迫程度。我國在網絡立法、行政監管、技術控制等領域采取了多項新舉措,正在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治網之道,而共享資源、聯合共治已經成為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的新態勢。 李培林副院長強調,《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正是基于我國網信事業的不斷發展,凝聚全國學者專家的智慧而推出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期待著新媒體的研究者們能借力我國網信事業的飛速發展,不斷推出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為各項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為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 陳云峰副局長發言時指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國家隊”,充分發揮國家智庫的重要作用,多年來,始終站在新媒體研究的前沿,連續出版七本《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成為中國新媒體研究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忠實記錄者。值得慶賀的是,“藍皮書”已經出版了一本英文版和繁體字版,正在編譯韓文版和第二本英文版。 陳云峰副局長認為,本年度“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至少有兩大特點:一是抓住了新媒體學科的著力點、著重點;二是專家學者富有責任和擔當。他希望專家學者以今年“藍皮書”發布為契機,進一步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針對建設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優質網絡內容,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進一步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等方面,加強研究,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研究員介紹了本年度新媒體藍皮書的主要內容。本年度新媒體藍皮書分為總報告、熱點篇、調查篇、傳播篇和產業篇五個部分,著重于三大主題:互聯網+、網絡安全與創新應用。除總報告外,另有28個分報告,深入探討了中國網絡空間新型犯罪、個人信息安全、媒體融合、互聯網國際輿論、微信謠言、電子商務、新媒體新聞、搜索引擎、新媒體版權、云傳播、微視頻等。同時,還總結了中國移動閱讀、電視融媒體、手機視頻、中外數字報紙等新媒體產業的發展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