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某明星駕駛未懸掛號牌機動車上路,交通肇事后逃逸,面對輿論譴責,有粉絲團聲援,有圈內人士站臺,而當事人則輕描淡寫。 漫畫:徐鵬飛 文/康 婕 行業約束的乏力,使得“偶像”負面影響缺乏制衡,對社會風氣造成了持續性的破壞。由此,我們恐怕要付出演藝行業整體信用下降和下一代健康成長受阻的代價。 近日來,年輕“偶像”負面新聞頻發。某明星駕駛未懸掛號牌機動車上路,交通肇事后逃逸,面對輿論譴責,有粉絲團聲援,有圈內人士站臺,而當事人則輕描淡寫。喧鬧過后,事情朝著不了了之的方向發展。即使是違法,仍不妨礙造星流水線生產的“超級商品”繼續掘金,暴露了當下娛樂業行業約束力的缺位。 明星不僅是個體的自然人,更是資本重金打造的文化消費符號。不同于普通演員,明星尤其是所謂流行文化“偶像”,其表演具有銀幕前與銀幕后的雙重屬性。也就是說,在參與制作的音像、影像產品之外,“偶像”明星在公共空間中的言行,同樣是整個流行文化產業鏈的一部分,對社會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觀念和行為起著巨大的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