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守住新聞真實性底線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這是底線。這些年,一些虛假報道和標題黨不斷沖擊人們對新聞底線的堅守。今年5月以來,醫療、司法、教育等領域相繼爆發嚴重的輿論事件。如安徽“丟腎”男子、河南安陽公務員辭職信走紅、中國游客泰國吃自助餐瘋狂鏟蝦、北大才女回鄉送快遞等虛假新聞、反轉新聞屢屢發生,不僅嚴重損害媒體公信力,而且在社會上造成恐慌、撕裂和對立。 有的媒體熱衷討論事件延伸出來的邊緣話題,使輿論常常跑偏。在目前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堅守新聞真實性這條底線,光是搶時效、搶眼球,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的問題,反而成為最大的問題。 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有些媒體把一些本來是經濟方面的個別案件,上升到意識形態。如今年春節期間,一些媒體用返鄉體調查的形式,報道農村發展怎么落后、怎么凋敝。這些問題是城鎮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把個別地方的一些問題喧嚷成好像是全局的問題。在微觀真實的情況下,也要符合宏觀的真實、符合社會發展的整體走向。新聞報道應當展示社會進步的全貌,反映社會健康向上的本質。 堅持正面宣傳為主,不是說只能講正面,不能講反面。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關鍵是我們要把握好總體上的平衡,不能把點的問題說成面上的問題,把個別問題說成整體問題,把局部問題說成全部問題,這是泛意識形態化。堅持正面宣傳為主,不是脫離了社會的現實,而恰恰反映了社會的真實,符合新聞報道的全面真實原則。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目前,有一些青年人爭著要當網紅,爆粗口、出格兒的東西在網上大行其道。甚至有一些視頻直播網站發布自虐視頻,吃玻璃、吃燈泡……,越出格兒越覺得吸引人。而這些信息有什么意義呢?為什么叫媒體,它會傳導一些東西,而不是自娛自樂?,F在有了手機移動端,自媒體也有了媒體的屬性。現在微信的朋友圈,往往都是一傳十、十傳百,已經具備了媒體的屬性。 媒體是有社會責任的。所以就要負起社會的責任,就要堅持我們社會的主流價值導向,就要堅守人類基本的倫理道德。我們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引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