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深入推進媒體融合 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傳統媒體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善于利用互聯網,才能讓最大的變量變成最大的正能量。我們的傳統媒體越來越注重用新媒體鞏固壯大自身的優勢。但媒體融合步伐還不夠快,一些媒體還是按老辦法、老調子寫報道、講故事,回應民意不及時,受眾不愛看。 媒體融合不能搞大而全、小而全。現在好多主流媒體同質化嚴重,千網一面,中央和地方新聞網站首頁上的新聞重合率超過50%。內容供給總量嚴重過剩,同類信息、無效信息、垃圾信息大量存在,多數網站的內容原創比例僅為10%。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平臺將更加多樣化,媒體只有找準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才能贏得一席之地。 把握受眾閱讀習慣和信息需求 內蒙古電視臺做了一期關于馬克思的讀書節目,打破大道理、大概念的套路,采用說唱形式,受到青年們的歡迎,“馬克思主義是90后”在微信朋友圈熱傳。新華社制作的“十三五”規劃動漫宣傳片以及《紅色氣質》微電影網上都非常火。軍網發布的2016征兵宣傳片,運用了很多新元素,不僅國內網民看得熱血沸騰,連美國海軍陸戰隊都評價說解放軍的征兵視頻勝過美軍。英國《衛報》《金融時報》也認為這是中國軍人進軍流行媒體的最新嘗試。 宣傳報道要敢于直面不同的局面,善于把握不同的思想動態,既廣泛覆蓋,又分類滲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講求語言意識,少一些概念,多一些事實和分析,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真情實感;既教育人、引導人,又理解人、關心人。 注重提高國際傳播能力 我們常常被西方媒體妖魔化、抹黑,“西強我弱”的傳播局面并沒有改變。隨著中國的崛起,要解決我們挨罵的問題。怎樣把中國的形象更好地宣傳出去,讓國際社會了解一個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在重大事件和關鍵節點上能夠聽到中國的聲音,我們還需要下大功夫。 講好中國故事,關鍵是要講事實、講形象、講感情、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感情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提高國際傳播能力,要“借嘴說話”“借船出海”,包括借美國的Facebook。習主席的幾次出訪活動,在Facebook上的關注度也很高。目前,一些中央媒體紛紛在Facebook上開了賬號,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效果也不錯,還需要進一步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