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聲音 ◆因為這份難得的“緣分”,我開始每天關注商報。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工作,難以閱讀紙質版,我就每天看看電子版。每周一的副刊我都會仔細品讀一番,看看家鄉的作家們寫了哪些精彩的文章;每天的“本埠”我都會瀏覽一下,看看南安又發生了哪些新鮮事。在某種意義上,它已經成為我了解家鄉的一個窗口。 ——葉小杰 ◆結緣商報,讓我愛上文字堆砌,也結交了一批文友前輩、文人寫手,并得到大家的鼎力幫助,感恩每一位文朋詩友。《南安商報》,立足本土,貼近百姓,服務民眾,為南安的經濟建設、教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為文字愛好者提供了展示平臺。 ——楊英雄 ◆親愛的《南安商報》,你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五歲孩童,而是一位穿越時空而來的南安“福星”。你充滿睿智,富有前瞻性、時代感,引領我們與時俱進,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你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魄,吸引著我們這些忠實、虔誠的信者和粉絲,去一同描繪武榮大地未來美麗恢宏的新篇章。 ——潘建煌 ◆有時,商報像久別重逢的友人,多了一份青梅煮酒的閑情雅致,共話閑情時,不經意間卻多了豪情幾分,柔情幾分,不知不覺中豐富了人生的閱歷。有時,讓我摒棄太多的不悅,放下凡塵的太多雜念,忘記了太多的煩惱,亦師亦友,讓我挑燈夜讀時多了一份從容,多了一份欣慰。五年的不離不棄,五年的執著,無論時間怎樣推移,無論你怎樣的華麗轉身,我都一如既往,一路追尋,在你身邊…… ——李紀波 ◆每天可接觸多種報刊,我總是最先拿起《南安商報》一睹為快。一報在手,南安“看透透”。街坊鄰居,厝邊頭尾,商鋪衢肆,單位團體,處處可見商報蹤影。其中,副刊是最具親和力與靈動性的報紙園地。隨著時代發展,它不被所謂的潮流所動,堅守“九日山”副刊,堅守文學綠洲,堅守文化靈魂……“九日山”也留下我文學足跡串串。 ——洪順興 ◆五年的時間過去了,我竟然還能清楚記得這件小事。就是這樣一件小事,讓《南安商報》的編輯與作者、讀者聯系在一起。數年來,不少文友在“九日山”上發表了文章,它讓南安市民體驗到文字與文明的精髓。明日,《南安商報》將升級為《海絲商報》。我衷心祝愿:“海絲精神,萬古傳承!” ——戴高山 ◆現在,《南安商報》電子版要是一出來,我都會第一時間瀏覽,先看看里面新聞,都有哪些大小事發生。再看看副刊,仔細品讀文友的作品,樂在其中。也因此,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一切都源于《南安商報》,是它讓我的文學夢不再成為“天方夜譚”,是它讓我的文學夢無限放大,是它讓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葉東杰 ◆越近,越是親切與溫暖;越遠,越是辛苦與拉扯。我喜歡遠方的風景,更喜歡近處的親切。《南安商報》,是離我最近的一份報紙。它始終將家鄉風景、人文、社會、民情、經濟等一一展示在我面前。我無數次剪圖、復制網址鏈接、發布朋友圈與大家共享。 ——洪少霖 ◆在與商報結緣的這些日子,我們一起見證它的每一次完美蛻變,也用屬于自己的那份力量,為它做屬于自己的那份貢獻。它為廣大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閱讀方式和全新的感官體驗。在南安這片熱土,它給了我們生活的溫度。 ——陳加福 ◆知道《南安商報》這份報紙,是在2014年春天。這個時間,對于我來說或許晚了一點,但并沒有因此而消減我對它的熱情與關注。如今,它要改版升級為《海絲商報》了,但無論是開始還是結束,都是一種延續與發展,我依然懷揣著一份期盼,一份熱情,踴躍投稿,期待佳音。 ——黃志專 ◆從此,我便與《南安商報》結下了不解之緣,并有了向泉州其他紙媒投稿的勇氣。我想我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南安商報》這個伯樂,不僅鼓勵了我對文學創作的熱情,也由此結識了有相同興趣的朋友,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 ——許曉棠 ◆南安商報是新媒體時代值得信賴的紙媒。她以嚴謹的職業操守,敏銳的社會洞察力,睿智、激情活力的編輯團體,貼近主流閱讀人群的價值觀,獲得廣泛的贊譽。我就是她忠實、虔誠的觀眾。 ——葉振瑜 ◆在這青蔥的歲月里,正是這樣一份貼近生活、貼近讀者、貼近作者的報紙讓我們在茫茫的人海結緣。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份報紙,讓我們離文學的殿堂更近,讓我們的夢想更加豐滿。——黃種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