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對于黨報記者來講,記錄基層變遷、傳遞基層聲音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我們根據報社的統一安排,走進大街小巷、走進火熱的建設工地,將筆觸和鏡頭對準基層的老百姓,捕捉生活中的生動事例、真實細節和動人景象。 對于一名長期跑社區的記者,我首先將目光對準了當下全市“文明創建再提升,災后重建再發力”的熱點,關注城區環境一系列變化,第一站我就來到了飛機航線下的坡屋頂改造工程現場。我們走進一戶戶老百姓的家中,感受他們對屋頂改造的喜悅。72歲的鐘碧珠老人說,“這是政府送給我們的一份惠民新春禮物?!本o接著,我又深入到城市主干道的立面改造現場,通過深入的采訪,我發現,無論是商業廣場的業主,還是小餐飲店的店主,都默默為共同家園的變美出力;街道、社區竭盡全力最好后勤保障,時刻提供貼心服務,最大限度保障商家正常經營。他們形成的合力,成為了這座城市不斷變美的動力。 每年的新春走基層,讓我們看到了基層的新變化,聽到基層的動人聲音,這樣的走基層,不但讓新聞更接地氣,也走出了人間溫暖,更走出了群眾的好聲音。(廈門日報記者 郭筱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