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四、評選標準 1.總標準 (1)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落實“三貼近”要求。 (2)內容真實,感染力強,社會效果好。 (3)新聞性強,時效性強,主題鮮明,勇于創新,語言文字生動,制作精良。 (4)關注體現“走轉改”精神的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短、實、新作品。 (5)鼓勵媒體融合報道和應用新媒體傳播的作品。 (6)對同一事件的同體裁新聞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首發時間在前的作品。 (7)存在導向不當、有不良社會影響、新聞要素不全,有事實性錯誤或事實交代不清、文不對題、表述有歧義(被采訪對象口述和引用原文的除外)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獎。 存在詞序錯亂、成分缺失、指代不明、語句雜糅、歸類有誤、意思表達不清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一、二等獎。 存在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多字、落字等情況的作品(含視頻作品和新聞論文)以及存在主持人、記者表述有誤的音視頻作品,不得獲一等獎。 存在使用成語不規范、詞語使用或搭配不當、縮略詞語不當、生造詞語、指代不統一、數字單位缺失、前后表述不一致等情況,不影響文意的,不得獲一等獎。 除對重大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外,廣播作品現場音響和電視作品畫面質量存在明顯缺陷,不得獲一等獎。 同一件作品中出現兩次以上(含兩次)不得獲一、二等獎的差錯,不得獲獎。系列(連續、組合)報道,新聞專欄申報代表作之外的內容,差錯達到5處,不得獲獎。 標點符號不準確不影響文意以及記者現場采訪口誤非原則性錯誤的作品不受影響。 (8)在全部一、二、三等獎獲獎作品中,文字、廣播、電視、網絡新聞作品,新聞論文,國際傳播獎項每類超長作品各不得超過2個。 文字類作品字數按正文字數計算,含標點符號,不含標題、署名、注釋等內容。申報時以Word“字數統計”欄“字數”項為準。 其中,消息類作品不超過1000字;評論類作品不超過2000字;通訊與深度報道類作品中,通訊、新聞特寫、新聞綜述等不超過3000字,分析性報道、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不超過4000字;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作品以所申報的每篇代表作體裁適用相應項目規定,有一件代表作超長,即視該組作品為超長作品;報紙副刊作品中,文藝評論、雜文不超過2000字,報告文學不超過8000字,特寫不超過3000字;網絡評論不超過2000字;新聞論文不超過6000字。 廣播、電視消息類作品不超過4分鐘;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單件作品以所申報的代表作體裁適用相應項目規定,有一件超長,即視該組作品為超長作品;訪談類作品不超過1小時;廣播評論類作品不超過15分鐘,電視評論類作品不超過40分鐘;廣播專題類作品不超過30分鐘,電視專題類作品不超過45分鐘,電視新聞紀錄片不限時長。 少數民族和外國語言文字作品以原作字數或時長為準。 2.各項目評選標準 (1)消息類作品要求新聞性強、時效性強,語言文字簡明扼要,表述準確,邏輯清晰,有完整的新聞要素。文字消息作品應有規范電頭。 (2)評論類作品要求觀點鮮明,論點正確、有新意,論據準確,論述精辟,論證有力。網絡評論要求具有鮮明的網絡特色。 (3)通訊與深度報道類、新聞專題類作品要求主題鮮明,選材典型,事實準確,結構合理,語言生動,評議、刻畫到位,感染力強。 (4)報紙、廣播、電視的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作品要求主題鮮明,結構完整,報道全面、有深度。 (5)新聞版面要求體現政治性、新聞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標題準確生動,照片、文字與圖示兼顧,編排整體協調,版式設計講究、新穎、有特色,便于閱讀。 (6)新聞攝影作品要求新聞性強,現場抓拍,表現力強,標題準確,文字說明新聞要素完整,文字簡潔。 (7)新聞漫畫作品要求能夠反映國內外新聞時事,觀點鮮明,構思新穎,新聞性強,思想性強,針對性強,想象力豐富,富有幽默感和藝術表現力。 (8)報紙副刊作品要求時代感強,體現思想性、新聞性、藝術性的統一,格調高雅,特色鮮明,文筆生動。 (9)廣播電視新聞專題要求主題鮮明,材料典型,事實準確,結構合理,語言生動,音響、畫面運用得當,有細節、有深度、有感染力。 (10)廣播、電視、網絡新聞訪談要求選題恰當,時效性強;嘉賓有代表性、權威性;談話主題集中,脈絡清晰,結構完整;談話內容與節目定位、播出時段相適應;語言簡潔生動、流暢準確;主持人提問、轉承自然得體,對現場節奏把握適度;背景資料運用得當。網絡訪談要求有網絡特色。 (11)廣播、電視新聞現場直播要求主題重大,策劃周密,能夠全面迅速準確地采集與傳播新聞現場的重要信息,導播調度合理,主持應變機敏,音質畫面清晰。 (12)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排要求主題集中,重點突出,內容豐富,編輯思想明確;內容選擇與節目定位、播出時段相適應;節目形式新穎,編排合理,轉換流暢;字幕準確,制作水平較高;主持人駕馭節目能力強。 (13)網絡專題要求主題得當,特色鮮明;容量大、采集廣、更新及時;交互性強、表現形式豐富多樣;頁面結構清晰、邏輯分明、布局合理,頁面設計新穎美觀,富有特色,達到形式、內容與主題思想的完美統一。 (14)網頁設計要求主題鮮明,風格獨特;能夠完美、準確地展示新聞內容、體現首頁功能性;布局合理、富于創新;細節精致、色彩協調;符合讀者閱讀習慣。體現新聞性、藝術性和網絡特點的完美統一,技術先進。 (15)新聞名專欄要求內容選擇與欄目定位、版面位置(播出時段)相適應;形式新穎,特色鮮明;編排制作精良,社會影響較大。網絡新聞專欄要求信息量大,交互性強,有鮮明的網絡特色。 (16)新聞論文要求立論正確,論據可靠,論證充分,論述嚴謹,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 (17)國際傳播獎項要求作品突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核心利益,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精神,傳播中華文化和改革開放成就,特別是在涉華重要輿論競爭中,增強中國聲音,表達中國立場,有效影響國際輿論,為我提供有利地位和輿論支持;盡力適應境外受眾視角、欣賞習慣和社會習俗,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親和力較強,傳播效果較好;注重作品落地(轉載、引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