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作品系列總標準
1.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全省工作大局服務,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落實“三貼近”要求。
2.內容真實,具有新聞價值,感染力強,社會效果好。
3.新聞性、時效性強,主題鮮明,勇于創新,語言文字生動,制作精良。
4.關注體現“走轉改”精神、努力改進文風的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短、實、新的作品。
5.鼓勵媒體融合報道和積極應用新媒體傳播的作品。
6.對同一事件的同體裁新聞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首發時間在前的作品。
7.存在以下問題的作品,不得獲獎或降低獲獎等次:
存在導向不當、有不良社會影響以及新聞要素不全、事實性錯誤和事實交代不清,文不對題,表述有歧義(被采訪對象口述或引用原文的除外)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獎。
存在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多字、落字等情況的作品(含視頻作品、新聞論文)和主持人、記者表述有誤的音視頻作品,不得獲一等獎;存在使用成語不規范、詞語使用或搭配不當、縮略詞語不當、生造詞語、指代不統一、數字單位缺失、前后表述不一致等情況,不影響文意的,不得獲一等獎;除對重大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外,廣播作品現場音響和電視作品畫面質量存在明顯缺陷,不得獲一等獎;
存在詞序錯亂、成分缺失、指代不明、語句雜糅、歸類有誤、意思表達不清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一、二等獎;
上述錯誤在同一件作品中出現2次以上(含2次)不得獲一、二等獎的差錯的,不得獲獎;系列(連續、組合)報道、新聞專欄申報代表作之外的內容,差錯達到5處,不得獲獎。
標點符號不準確不影響文意和記者現場采訪口誤屬于非原則性錯誤的作品不受影響。
各項目標準
1.文字作品參評項目
(1)消息類:要求新聞性強、時效性強,語言文字簡明扼要,表述準確,邏輯清晰,有完整的新聞要素,應有規范電頭,不超過1000字。
(2)評論類:要求觀點鮮明,論點正確、有新意,論據準確,分析深刻,論述精辟,論證有力。包括社論、評論員文章、署名評論等,不包括雜文,不超過2000字。
(3)通訊與深度報道類:要求主題鮮明,選材典型,事實準確,結構合理,語言生動,評議、刻畫到位,感染力強。通訊、新聞特寫、新聞綜述等不超過3000字,分析性報道、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不超過4000字。
(4)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要求主題鮮明,結構完整,報道全面,有深度。本評選項目不包括系列評論和系列理論文章,不含將分散發表的主題或內容相關的報道集納在一起的作品。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參評作品單件作品均不少于3篇。以申報代表作的體裁字數要求為準,一件代表作超長即視該作品為超長作品。
(5)新聞版面:要聞版等新聞版面(不包括預拼版和攝影、漫畫等專副刊版面和成組的版面),要求體現政治性、新聞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標題準確生動,照片、文字與圖示兼顧,編排整體協調,版式設計講究、新穎、有特色,便于閱讀。日報要求版面2/3以上內容為當日新聞,周報要求版面2/3以上內容為當周新聞。
(6)副刊作品:包括雜文、文藝評論、特寫和報告文學。要求時代感強,體現思想性、新聞性、藝術性的統一,格調高雅,特色鮮明,文筆生動。文藝評論、雜文不超過2000字,報告文學不超過8000字,特寫不超過3000字。
(7)理論宣傳作品: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科學理論釋疑解惑、分析和解決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作品,不超過6000字。要求關注現實重大課題,具有理論深度和洞察力,說理透徹,深入淺出。
2.廣播、電視作品參評項目
(1)消息類:定義同文字作品,不超過4分鐘。
(2)評論類:定義同文字作品。包括以評論為主的述評性節目。廣播評論不超過15分鐘,電視評論不超過40分鐘。
(3)新聞專題類:包括深度報道、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新聞特寫、新聞綜述(含電視新聞紀錄片和分上、下兩期刊播的專題)等。要求主題鮮明,材料典型,事實準確,結構合理,語言生動,有細節,有深度,評議、刻畫到位,音響、畫面運用得當,有感染力。廣播專題不超過30分鐘,電視專題不超過45分鐘,電視新聞紀錄片不限時長。
(4)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定義同文字作品。要求主題鮮明,結構完整,報道全面、有深度。
(5)新聞訪談節目類:主持人與嘉賓就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進行討論的談話作品和新聞人物訪談作品,要求主持人與嘉賓現場交流談話占整個作品時長不少于2/3。要求選題恰當,時效性強;嘉賓有代表性、權威性;談話主題集中,脈絡清晰,結構完整;談話內容與節目定位、播出時段相適應;語言簡潔生動、流暢準確;主持人提問、轉承自然得體,對現場節奏把握適度;背景資料運用得當。不超過1小時。
(6)新聞現場直播類:與重大新聞事件或突發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同步采集現場信號并播出,集現場報道、背景介紹與事態分析等于一體的新聞作品。要求必須以新聞現場音像信號為直播主體,采用音像資料的時長不超過整個作品時長的1/3。同等條件下,現場信號為本臺自采的占優。對同一新聞事件進行的間斷的直播選取其中1個完整直播段參評。本評選項目不包括紀念會、報告會、文藝演出、工程慶典、剪彩儀式、活動開幕式和以演播室直播談話等為主體的作品。要求主題重大,策劃周密,能夠全面迅速準確地采集與傳播新聞現場的重要信息,導播調度合理,主持應變機敏,音質畫面清晰。不限時長。
(7)新聞節目編排類:常設的以動態消息為主的集納式新聞欄目的編排作品。要求主題集中,重點突出,內容豐富,編輯思想明確;內容選擇與節目定位、播出時段相適應;節目形式新穎,編排合理,轉換流暢;字幕準確,制作水平較高;主持人駕馭節目能力強。
3.綜合項目
(1)網絡作品
①新聞評論類:新聞網站首發的原創評論,要求具有鮮明的網絡特色,不超過2000字。
②新聞專題類:要求主題得當,特色鮮明;容量大、采集廣、更新及時;交互性強、表現形式豐富多樣;頁面結構清晰、邏輯分明、布局合理,頁面設計新穎美觀,富有特色,達到形式、內容與主題思想的完美統一。
③新聞訪談類:定義同廣播電視新聞訪談類,本項目不含系列訪談,要求有網絡特色。
④網頁設計:網站首頁、新聞頻道首頁或新聞專題首頁。要求主題鮮明,風格獨特;能夠完美、準確展示新聞內容、體現首頁功能性;布局合理、富于創新;細節精致、色彩協調;符合讀者閱讀習慣,體現新聞性、藝術性和網絡特點的完美統一,技術先進。
(2)期刊作品:有獨立的辦刊方針的新聞時事類期刊上登載的新聞作品,不超過5000字。要求主題重大,觀點鮮明,文風清新,編排精良,社會反響好。
(3)新聞攝影作品: 要求新聞性強,現場抓拍,表現力強,標題準確,文字說明新聞要素完整,文字簡潔。
(4)新聞漫畫作品:要求能夠反映國內外新聞時事,觀點鮮明,構思新穎,新聞性強,思想性強,針對性強,想象力豐富,富有幽默感和藝術表現力。
(5)新聞專欄:報紙、廣播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站刊播有共同特征(同類主題、同類題材、同類體裁)的新聞報道的板塊(單元),要求已連續刊播一年以上且年度內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刊播或更新不少于一次的新聞性專欄。要求內容選擇與欄目定位、版面位置(播出時段)相適應;形式新穎,特色鮮明;編排制作精良,社會影響較大。
報紙專欄應有固定的名稱,位置相對固定和獨立,不含專刊和專版。廣播、電視專欄應有固定名稱、標識、開始曲。網絡專欄應在固定頁面有固定名稱和鏈接位置,信息量大,交互性強,有鮮明的網絡特色。
(6)新聞論文:以新聞實踐活動和新聞理念、新聞理論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文章。要求立論正確,論據可靠,論證充分,論述嚴謹,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不超過6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