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走進基層、深入一線應該是每一位在職記者的工作狀態。春節期間,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采訪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實事,也目睹了福州春節的熱鬧與繁榮。 大年三十,我帶著攝像機、筆記本走訪在福州過年的外來工作者。堅守一線的地鐵工作者、為綠化事業而奮斗的園林工作者、保障交通秩序的交通警察……,他們或許職業不同,但在春節期間都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春節的熱鬧或許掩蓋了他們的身影,但這正是記者應該挖掘的對象。大年初一、初二,我網連續推出春節特別欄目《建設新福州——我的除夕故事》。 大年初二,我來到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采訪了由福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的新年首場文化惠民演出。近年來,我市文化下基層活動范圍越來越廣,形式也越來越多樣,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社會正能量,也值得加以報道。 大年初三,西湖公園舉行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展,在采訪過程中,我發現今年的花展比往年樸素了不少。中國結、紅燈籠的使用較往年少了,花展更加回歸了花的本質。本次采訪我不僅拍攝了郁金香、山茶花等花卉,也意外收獲了不少市民新春游園的笑臉。 大年初四,春節假期過半,我探訪三坊七巷找找福州的年味。在這次采訪中,我拍了摩肩接踵的人流,拍了八方旅客在福州游玩的喜悅、拍到了福州紅紅火火、熱鬧非常的“年”。 新春采訪過程中,我意識到想出好新聞首先要“走”,多走點、走遠點,往往能迸發更多的靈感,能抓住更多的瞬間,“走”是做記者,特別是攝影記者的必備素質。其次是要“挖”,做新聞不能只做表面,比如不能只看到春節的熱鬧而忽視為春節默默付出的人,挖掘各個行業春節堅守工作的典型人物,既有新聞性,又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作為記者,作風是關鍵,敢想、肯做,能吃苦,才能出好新聞。新年已經接近尾聲,我也繼續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挖掘更多的福州好故事,傳遞更多福州正能量。(福州新聞網記者 原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