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文字稿 代表作1 廖俊波:不忘初心 夙夜在公 [導語] (女)2017年3月18日,“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獲得者,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兼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在趕往武夷新區主持召開會議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因公殉職。作為一位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優秀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廖俊波踐行了對黨忠誠的一生、奮斗的一生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男)近日,省委作出決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并號召全省開展向廖俊波同志學習的活動。記者日前深入廖俊波生前工作過的南平地區,走訪他的同事、家人和當地群眾。從今天起,本欄目播出系列報道,為您講述《廖俊波的故事》。今天請看第一集:《不忘初心 夙夜在公》。 [正文] 歷年新聞資料快剪: 廖俊波與果農:花了這么多,長出來了,你又沒有套袋,上不了市啊。 廖俊波在工地:雖然沒包進來,但是土方平衡是一定要考慮進去,第二個,最關鍵水的問題要解決。 廖俊波在另一工地:它的能力有提高,所以我前面為什么問你們有沒有通航的要求呢。 廖俊波與村民:盈利的部分,你們入股去做,然后那些公共的基礎設施,我們縣、鎮兩級幫幫忙。) (資料同期聲 廖俊波 時任政和縣委書記:作為貧困地區,其實干部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信心不足,第二個就是大家思想相對比較保守,觀念相對比較保守,這樣會導致人心比較散。所以我覺得作為縣委書記,最重要的一個事,就是做凝心聚力的事,就是要把大家的信心提振起來。) 這是2015年7月1日,廖俊波榮獲“全國百名優秀縣委書記”后,從北京回到政和時,第一時間接受本欄目記者專訪時說的話。那時的他,正躊躇滿志地計劃著給當地再招一些帶動發展的項目。 (資料同期聲 廖俊波 時任政和縣委書記:哪怕我現在項目不大,但是不能山河依舊,每年做些積累,如果它產業發展方向是對的,經過若干年的累計,它這個地方就會可持續地發展,就有擺脫貧困的希望。) 四個月后,廖俊波轉任南平市,他把這樣的工作激情帶到了新的崗位上。 (同期聲 邱建彬 南平市武夷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他有一個叫“俊波速度”。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很多的,因為新區的工作量非常大,他經常是幾個人討論完以后,就以會帶決策,然后就迅速出紀要。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節奏,也影響了我們的干部,使我們的工作“5+2”、“白加黑”成為常態,使我們新區的建設能夠又好又快。) 作為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和黨組副書記,廖俊波還同時兼任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這樣的分工安排,使得他必須在兩個地方來回奔波,常常是白天處理完南平市的事情,晚上趕到武夷新區加班,這樣的習慣已經保持多年。凡是和他一起工作過的同志,談起廖俊波,說的最多的就是他那種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十年前,廖俊波在浦城擔任榮華山產業組團管委會主任,由于條件限制,他與副手劉暉明、司機林軍合租一套房子,生活、加班都在一起,這一干就是四年。 (同期聲 劉暉明 南平市南平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時任浦城縣榮華山產業組團管委會副主任:一個就是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晚上經常都是半夜就起來,想到一個問題了,他馬上就起來了,就抄抄寫寫;第二個,就是沒有具體的什么辦公地點,在辦公室可以辦公,工地上辦公,汽車上辦公,還有床鋪上辦公,在吃飯的時候在餐桌上(辦公)。) (資料同期聲 廖俊波 時任政和縣委書記:周末不周末,關鍵看有沒有事,有事就沒周末了。) 為了到各地招商引資,單位給他配了公務車和司機。近四年時間,這部車穿梭在浙江、上海、廣東等地,行駛里程高達45萬公里。為此,廖俊波的妻子還專門在車上準備了一張毯子。 (同期聲 林軍 時任廖俊波的駕駛員:我在開車的時候,他就在休息,因為在趕路。然后比如說他在開會或者說跟客商對接的時候,就我靠在那里睡了。不管是招商還是開會,反正就是路上隨便(吃),不是快餐就是拌面扁肉。) (同期聲 劉暉明 南平市南平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時任浦城縣榮華山產業組團管委會副主任:比如說衣服,我印象他忙不過來,內衣內褲都是買二十幾套,(積累)了半個月,或者有的時候十幾天一個星期,一整包拿來,拿回去(讓妻子洗) )。 除了勤奮肯干,大家欽佩的還有他的好學和專業。物理學出身的他,對經濟、環保、建筑等領域的專業知識都如數家珍。春節前,正在招商中的武夷新區智谷軟件園召開了一個企業家座談會。一開場,廖俊波就開門見山地說,客套話免了,大家直接講問題吧。 (同期聲 陳智強 南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福建武夷高新技術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所以我們的(廖副)市長他有個習慣,他開會的時候就是拿兩支筆,一支黑色的筆,然后一支是紅色的筆,然后他快速地記錄完以后,他把紅色的筆一提就是要點。) 如今,在廖俊波曾經工作過的武夷新區辦公室里,這些黑色和紅色的筆就地躺在文件上,桌上堆滿工作筆記和日程安排。沒看完的材料、沒做完的工作,靜靜等著那個不會再出現的身影。3月18日晚6點30分左右,在市政府開了一天的會后,廖俊波匆匆回家吃了頓飯,就冒著大雨驅車趕往武夷新區。 (同期聲 謝騰輝 南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我跟他坐在一起,都在后排。準備上高速的時候,(廖副)市長就跟新區的主任也掛了個電話。他說建彬,我們上高速了,你在辦公室等我們一下。最后還在講工作。) (同期聲 邱建彬 南平市武夷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他說晚上到辦公室開個會,研究一下招商的有關工作。那我在這邊還把相關的分管領導和相關的部門領導在這邊等著他。沒想到,他這個一語竟成永別。) (同期聲 陳智強 南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福建武夷高新技術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都不相信,真不相信,然后我趕到現場的時候,大概距離他發車禍是一個小時,他在醫院里,我到搶救室一摸他,笑容還依舊,就是沒任何反應了。很多年沒流淚了,不好意思。) 這次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廖俊波的人生定格在48歲這正意氣風發的年紀。這場沒有開成的會議、那些等著他去完成的工作,成了很多人不愿觸碰的回憶。 (同期聲 袁毅 南平市委書記: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書記,讓我先來。他就是這樣一個把矛盾和問題留給自己的人。他工作過的地方,都是發展基礎比較差,條件艱苦,復雜矛盾比較多的地方。但是無論在什么崗位上,他都能做出讓人信服的業績。他用他自己的言行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務實擔當、拼搏實干、勇于開拓這樣一種品質和作風。) [本臺短評:丹心一片英魂鑄 為官當學廖俊波] 48歲,正值壯年。廖俊波同志的離去,是福建干部隊伍的重大損失。不論在哪個崗位,他工作中勇于擔當,勇于負責,以抱定吃苦的態度和決心,以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坐不住的危機感攻堅克難。情感上,他貼近群眾,做群眾的貼心人,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廖俊波用一個又一個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為廣大黨員干部立起了一面明亮的鏡子。(男)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廖俊波為鏡,踐行黨的宗旨,弘揚擔當精神,用勤勉盡責、干事創業的實績譜寫“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