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獲得者、經濟日報高級記者、經濟日報山東記者站站長管斌做客中國山東網高端訪談欄目,就如何在融媒體時代做好新聞宣傳工作,以及如何加速淄博經濟發展等相關情況進行講解。 管斌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來,寫出了3000多篇稿件,出版文學及學術著作300多萬字,作品多次被《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 他曾獲得過冰心散文獎、出版界三大獎之一的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全國大獎,特別是作為資深記者,還曾榮獲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最高獎——長江韜奮獎,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 “時代造就了記者,記者影響著時代。記者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發展,也報道了這個時代的新聞氣象。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經濟日報的一名記者,正是因為關注經濟,了解經濟,研究經濟,采訪報道經濟,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是當今經濟的發展,成就了一個記者。”管斌告訴記者,如果一名記者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那他一定要感恩這個時代,是時代恩賜了一個記者。 管斌介紹道,新聞不是文學,但是新聞和文學是密不可分的。淄博是齊文化的發祥地,文化底蘊深厚,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就是一部寫作寶典,我們應該充分借鑒文學手法,來做好新聞宣傳工作,這是講好新聞故事的關鍵。“從傳統意義上以電視廣播為主的時代到競爭激烈發展迅速的新媒體時代,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講好新聞故事是不變的原則。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現在的傳播手段,通過深入探索把故事講得更加的生動,更加出彩。”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他始終堅信,有習總書記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有新聞界的老前輩做出的榜樣,我們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就能推出無愧于時代的好作品,講好新聞故事,就能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除此之外,管斌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經濟日報的記者,時刻關注國家、山東以及各地市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淄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經濟充滿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淄博的化工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極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在淄博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圍繞著新舊動能轉換,一方面發展經濟,一方面維護生態環境。” “一個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就是招商引資。淄博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實行招商引資,齊國作為春秋五霸的霸主,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招引項目,資金和人才。”管斌說道,在招商引資方面,淄博應該充分吸取齊文化的經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人才資金的推動,加快淄博的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