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視臺:新媒體內容收費(Hulu) Hulu(葫蘆)原為美國企業(yè),在吸收NBC、FOX、ABC等美國電視臺布局版權視頻業(yè)務的經驗后,2014年4月,日本電視臺收購hulu。 Hulu公司現有員工100人,服務150多萬的付費用戶,用戶每月只需要交933日元(約55元人民幣),就可以觀看約30000部版權作品,每個用戶每月花在hulu上的時間為30小時。 除對日本電視臺的節(jié)目內容進行運營外,hulu還通過購買海外電視節(jié)目版權在日本首播,通過自制電視劇或網絡劇、活動直播(如棒球賽、音樂會等),不斷豐富內容,并通過基于內容的互動和事件營銷,來擴展用戶數。盡管版權合作花費巨大,但可以通過收取會員費的形式,逐步減輕資金壓力。 Hulu是日本電視臺將傳統媒體業(yè)務與網絡媒體進行融合的成果,這種融合同使用社交媒體進行內容傳播的“面子工程”相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實現了對內容、渠道和營收等的全面補充。 日本神戶新聞社:線下社群運營 媒體的線下活動可以與用戶建立直接的關系,從而提升媒體的影響力和用戶粘性,這在社交媒體和口碑傳播的時代非常重要。日本神戶新聞社的“117神戶防災達人”活動,就是媒體進行線下社群運營的案例。 2015年,在阪神大地震發(fā)生20周年之際,神戶新聞社以震后一代的成人禮為契機,以“不能忘卻當年的痛苦記憶”為主題,聯合了當地14所大學、1所中專學校的75名學生,并邀請足球明星岡田武史和漫畫家高橋洋一等公眾人物,共同發(fā)起了“117神戶防災達人”活動。神戶新聞社是牽頭組織單位,但活動具體策劃和執(zhí)行都由學生們自主進行。 活動根據年輕人的認知特點,將防災知識做成了4種漫畫形式,對大學生群體進行防災知識的教育。同時,借鑒社交媒體的“病毒式”營銷方式,將近800名大學生和社會人士培養(yǎng)成為防災講習老師,并頒發(fā)證書,由其對更多人群進行知識的二次傳播和多次傳播。重要的是,神戶新聞社的品牌影響力在公益活動的組織中得到了提升。 在防災主題下,學生們還策劃了地震防災舞臺劇、制作宣傳畫和宣傳片、組織制作防災道具和種植向日葵等活動,同時還參與到神戶新聞社的采訪活動中,并通過社交媒體(FACEBOOK、TWITTER、LINE)和傳統媒體(報紙、電視、戶外屏)進行廣泛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