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而有神的雙眸,帥氣的臉龐始終帶著溫暖的笑容——這是人民網評論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蔣萌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6月3日下午,《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來到蔣萌家中采訪。其間,蔣萌溫和謙遜地侃侃而談,他說,身體不能遠足,思想仍要遠行,“就像我所在單位人民網董事長葉蓁蓁講的那樣,人生中有常量和變量,如果變量太多,就會影響到對常量的堅持,會走很多彎路。老天讓我別無選擇,只有寫作,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了,就像挖礦一樣,10多年下來,我好像‘挖’到了一點東西,這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蔣萌被共青團中央授予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他的自傳《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跡》近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老報人的來電,讓他偶然登上“評論號” 1980年出生的蔣萌,在11歲時查出患了罕見脊髓腫瘤,經3次大手術,死里逃生,從此不得不與輪椅相伴。本應是肆意綻放的年紀卻不幸遭此厄運,蔣萌的青春令人唏噓?!跋轮c瘓、左手不靈活,我不愿面對,又不得不面對。我有長達10年幾乎沒出過家門,寧愿整天自學看書,那至少使我覺得我有事情可做。我想努力做點什么,想證明自己?!笔Y萌告訴記者,那時的他很自卑,越是看不到出路,心里越是彷徨。 當時的蔣萌不知道,命運已然悄悄在“轉角處”等待,對他展露微笑。 2004年的一天,蔣萌接到一個打給父親蔣元明的電話。來電者是上海的老報人邵傳烈,希望時任《人民日報》編輯的蔣元明為東方網撰稿。當時父親不在家,約稿意愿便由蔣萌來轉達,沒想到父親對他說:“你也可以試著寫寫?!笔Y萌心動的同時擔心地問:“我行嗎?”父親鼓勵兒子:“不就是寫文章嗎?寫不好,還能寫壞了嗎?”當了30多年編輯的父親還說:“我可以幫你把關嘛?!?/p> 這通偶然的來電和父親有意無意的提議,讓寫作成為蔣萌命運的轉折點。自此,寫作幫助蔣萌絕地反擊,重新掌握命運的主動權。 不久后,蔣萌發表了處女作評論《F1需要“花瓶”嗎?》。蔣萌告訴記者,他作為F1賽事的老觀眾,寫起這篇需要相關知識的評論游刃有余。盡管這第一次嘗試的文字今天看來稍顯青澀,但清新自然的文風得到了編輯和網友的贊許,邁出了寶貴的第一步。他在自傳中寫道:“我隱隱感覺到,寫作有可能會成為我的一個活計。它猶如一縷曙光,微微地照亮了我陰霾久矣的生活……寫作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在恰當的時間,以恰好的方式,被我恰巧撞上,我想我必須抓住它!” 從評論到文學,“野路子”傳出正能量 自那之后,蔣萌逐漸走上了評論和文學創作道路。從網絡寫到報刊,從網評向雜文、散文擴展,10多年下來,蔣萌在全國報刊和網站發表數千篇、幾百萬字作品,被評為2005年、2006年人民網十大網評人,出版了《蔣萌網評》《觀點·良知》《另開一扇門》3部作品集,蔣萌闖出了屬于他的一片天地。 2008年3月,蔣萌正式入職人民網,主持《觀點1 1》欄目,探索出一種介于正規時評與博文發言之間的個性化“小蔣感言”。他的評論有鋒芒,語言俏皮新穎,受到網友歡迎,欄目訪問量一直保持較高水平。今年兩會期間,人民網特別制作的《兩會聽我“蔣”》視頻節目由蔣萌擔任撰稿和主持,獲得了近2000萬的點擊量。 特殊的境遇使蔣萌沒有機會接受專業和系統的訓練,他的寫作反而因此收獲了自己的特色——蔣元明評價兒子的寫作走的是“野路子”,更有人評價他擅長白描。鮮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時下流行的文藝范兒格調,蔣萌通常會選取網友關注度高的話題動筆,語言樸實而真誠,論說平和而理性,無需渲染和煽情,流淌在筆尖的皆是真知灼見,發自真心真情。 蔣萌坦陳,作為人民網評論員,他要對自己說出的每句話負責。他也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傳遞正能量的行文風格。瀏覽蔣萌以往的評論作品,話題從批評國足的頹廢之風,到批評干部年齡造假現象;從關注農民工春節返鄉的“摩托車車隊”,到由好萊塢大片票房居高現象聚焦文化自信,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蔣萌眼中,新聞評論不該是“剛性”的說教,更不是發泄負面情緒,而是要做社會進步的建構者。 “哪怕批評和揭露一些問題,實際上是希望我們的社會更好?!笔Y萌說。 “自我和解,以我的前半生激勵后來人” 談及撰寫《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跡》一書的動機,蔣萌說,是父親的一位大學同學給了他啟示,但起初不是很情愿寫,因為回顧不堪回首的過去,要對自己的心路歷程進行“心理自刨”,感覺五味雜陳。 在內心掙扎多日后,蔣萌還是動筆了。 “你也許想象不到,我聽到出版這本書時的感動,那不光是一種難言的興奮與喜悅,更蘊含著一種深深的被關愛的動容?!闭劶按耸?,蔣萌難掩激動。 在本書責編林薇眼里,蔣萌的思辨力,讓他已遠遠超越身殘志堅的層面?!拔腋敢庥谩丛破稹瘉硇稳菔Y萌。他坐著,卻觀察、評判社會和世界的云起云落。”林薇說。 “在出版審稿過程中,我和責任編輯都幾次落淚,在深受觸動的同時也倍感振奮?!眲倓倧娜嗣袢請蟪霭嫔绺鄙玳L崗位離任的彭國華覺得,蔣萌自強不息的人生經歷,父母無私、無限的愛與數十年如一日的陪伴,本身就是一種精神。蔣萌作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蔣萌全家作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傳遞出來的正能量,值得向廣大讀者推薦,值得在全社會推廣。 蔣萌用一本自傳與過往握手言和,他的目光也更多投向未來。自傳封面上,一幅張開雙臂擁抱日出的人物剪影令人從心底生發出光明與溫暖——假如“身體不能遠足”是命運的一道難題,那么,“思想仍要遠行”則是蔣萌用全身心書寫的答案(郝天韻文/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