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第三期高校新聞院系骨干教師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題培訓開班儀式在廣西大學舉行。此次培訓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導,教育部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來自全國51所新聞院校的75位教師參加培訓。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級巡視員、文科處處長武世興,廣西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范祚軍,自治區教育廳高教處處長李美清,以及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主編、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鄭保衛,《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副主編、重慶大學名譽院長馬勝榮,《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編寫組成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唐遠清,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黎明潔,部分師生代表出席開班儀式。學院黨委書記唐興主持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現場 廣西大學范祚軍副校長對培訓班的舉辦表示祝賀,他希望參加培訓的老師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學有致用,言傳身教帶動學生樹立正確的新聞觀,為新時代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貢獻自己的力量。 廣西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范祚軍教授致歡迎辭 教育部高教司武世興處長對本次培訓班的舉辦表示支持與肯定。他說,近年來,教育部會同中宣部推出一系列舉措,包括強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深入實施卓越新聞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以及深入推進部校共建新聞學院等,旨在為培養新時代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打牢思想基礎。他希望各位老師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實踐、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教學上下功夫,在學深學透,學以致用上下功夫。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級巡視員、文科處處長武世興致辭 黎明潔教授宣讀了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指委的函。致函中提到,教指委將繼續發揮研究優勢、資源優勢和平臺優勢,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深入開展骨干教師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培訓,力爭建設一批研究宣傳教育基地,推出一批有質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黎明潔教授宣讀教指委的致函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教授在講話中指出,中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在世界新聞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與教學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成為堅定的信念和文化自信。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教授致辭 鄭保衛教授在講話中談到,此次培訓班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教書育人。主要是為了使新出版的由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組織編寫的馬新觀教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能夠盡快讓講授這門課程的老師掌握和使用好,以提高馬新觀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他指出,近年來全國新聞院校和新聞媒體的馬新觀教育進入了歷史上的最好時期。他希望通過專家授課、學習交流以及教師答疑等環節,能使參加這次培訓的老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為培養真正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優秀新聞人才而努力工作、多做貢獻。 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鄭保衛教授致辭 在上午的授課中,鄭保衛教授就《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的編寫背景、思路及其理論框架與知識體系作了系統的梳理和闡釋,并對如何準確定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目標,如何做到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如何講授好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作了詳實的闡述。 在下午的授課中,米博華教授就習近平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的時代背景、歷史淵源以及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內在聯系作了獨到、深刻的闡述。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中國共產黨推動新聞發展壯大的強大政治優勢,媒體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覺、牢牢堅持正面宣傳,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馬勝榮教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記錄者建設者”為主題,圍繞新聞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作了深入論述。他提出新聞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加強作風建設,切實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重慶大學馬勝榮教授授課 本次培訓班為期四天,將通過專家授課、現場答疑、班級討論、總結交流,以及媒體考察等環節,幫助承擔馬新觀教學任務的教師更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主要內容及教學方法,提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唐興主持開班儀式 與會代表合影 (文/張喆喆 攝影/張亞堃、張靜怡、黃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