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ugsy"></center>
  • <s id="cugsy"></s>
    • <s id="cugsy"><em id="cugsy"></em></s>
    • <s id="cugsy"></s>
    • <input id="cugsy"></input>
        <sup id="cugsy"></sup>
        • 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記協 > 圖說媒體 > 正文

          到現場去 到一線去——株洲市各媒體記者深入抗洪救災現場側記

          2019-07-17 10:29:17    來源: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作者: 廖明 李軍 李支國   

            《株洲日報》記者在淥口區淥江松西子段采訪。

            記者采訪的設備不慎掉入水中。

            《株洲日報》記者在醴陵市石亭鎮華溪村抗洪救災一線采訪。株洲日報社 供圖

          7月6日以來,湖南株洲市遭遇連續強降雨,湘江株洲段逼近歷史最高水位,株洲城鄉頻頻告急,緊急打響了一場全民參與的抗洪救災保衛戰。

          危急時刻,株洲市各媒體記者分赴各縣市區抗洪救災最前線,用腳丈量危情,用眼抓住細節,用心感受溫度,用情做好報道。連日來,當地記者涉激流、過險灘,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第一時間報道各地災情實況、記錄抗洪救災動人瞬間,為全市抗洪救災工作凝聚了一道鋼鐵防線。

          感動:

          讓報道內化成溫暖力量

          報道,是從感動開始的。

          7月11日下午,《株洲日報》記者王軍、《株洲晚報》記者陳馳驅車趕往醴陵市來龍門街道上洲社區。48歲的社區書記張清月,倒在了抗洪救災一線。

          “去醴陵的路上,我們就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張清月拖著病體堅守救災一線?”王軍說。

          循著張清月生前最后時光的活動軌跡深入采訪,一個“帶病仍堅持在崗”“邁著腫脹雙腿解決轉移群眾吃喝問題”“受困群眾全部被成功轉移,他卻永遠走了”的優秀社區書記形象躍然而現。

          所有細節,皆為答案。

          7月12日凌晨2時許,講述張清月先進事跡的報道積墨成文,《生命中的最后12小時》《當所有受困群眾被成功轉移后,社區書記張清月卻永遠地離去……》分別通過《株洲日報》《株洲晚報》,以及株洲日報社旗下的各大新媒體平臺,率先向社會傳播,感動了無數人。這些報道也成為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報道張清月事跡的藍本。經濟日報社客戶端、人民網、新華網、《湖南日報》等媒體及時轉發、轉載株洲日報社稿件,并對社區書記張清月的事跡持續聚焦……

          “大事臨頭,方顯黨員本色。”陳馳說,“張清月用生命告訴我,什么是責任和擔當。”

          置身抗洪救災一線,感動,在每天的采訪中持續著,這些人和事,在報端成為歷史的敘述時,也內化為記者采寫新聞報道的精神動力。

          忠誠:

          風雨兼程堅守一線

          為了抗洪搶險,株洲各級廣大干部群眾日夜奮戰在一線,媒體記者也以忘我的情懷,詮釋著對新聞事業的忠誠。

          田健瀟是株洲廣播電視總臺廣播新聞頻道的記者,7月10日是他的26歲生日,家人打算中午下館子替他慶祝,還訂了生日蛋糕。可那天,他始終在一線報道受災情況。

          株洲廣播電視總臺公共法制民生頻道記者游廣積是一名新聞老兵。7月10日,他和同事程焱第一時間趕赴醴陵市,乘坐湖南航空消防救援大隊的直升機,跟拍到了消防隊員緊急救援的獨家畫面。被困近48小時的一家五口獲救,其中還有一個一歲多的嬰兒,已高燒不退近30個小時了。嬰兒的母親悲喜交集,情不自禁地向消防隊員深深鞠躬。這段視頻當晚在央視的《晚間新聞》和湖南衛視的《新聞聯播》中播出。

          因暴雨不斷,河水持續上漲,7月9日凌晨,醴陵市融媒體中心被水淹了,因編輯、制作設備難以轉移,記者、編輯和主持人劃著船進入中心上班。“本臺最新消息,本臺被淹了……”記者、編輯和技術保障人員與時間賽跑,克服了通訊不暢、設備不齊、時間緊張、人員不足等重重困難,將災區一線的災情、搶險、救援、重建等情況及時向外發布。7月8日—11日,醴陵市融媒體中心在中央媒體以及省級媒體平臺等發稿22條,在醴陵市發稿100余條,全方位報道了醴陵抗洪救災及開展災后重建的新聞,凝聚起了廣大干部群眾眾志成城抗洪搶險的精神力量。

          勇敢:

          像戰士一樣向水而行

          身處記者崗位,洪水來襲,聞“汛”而動,去一線、去現場,是大家的不二選擇。

          7月12日下午6時許,《株洲日報》記者胡樂剛從抗洪救災現場回到辦公室埋頭寫稿,母親的一個電話打來,他才猛然想起,當天是自己30歲生日,老婆和一個多月大的孩子,還在家等著給他慶生。江中孤島古桑洲的居民大撤退、三門老街緊急救援、馬家河街道新馬堤滲水點搶險……胡樂平均每天采寫、發回圖文報道四五篇。

          7月10日,洪峰過境。當天中午,《株洲日報》攝影記者譚浩瀚剛從革命老區炎陵縣采訪“初心”特別報道趕回,來不及休整,立馬投入抗洪一線,航拍洪峰過境視頻畫面。剛剪輯完視頻,聽到湘江支流淥江松西子段河堤漫水的消息,他抄起相機又出發。在堤壩滑坡垮塌處、在防洪擋墻前,他及時傳回一張張現場圖片。動人心魄的視頻和鮮活的畫面,經報紙和新媒體發布后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通過人民日報社、新華社等媒體客戶端傳播,點擊量迅速達到100萬+,將株洲的抗洪動態及時傳向全國。

          《株洲晚報》記者張媛的老家三門鎮,在本次洪災中受災嚴重。她卻無暇顧及家人,直到深夜完成采訪任務,才通過電話得知家人已成功轉移。

          身處最前線,站在最險處,餓了吃餅干,滑倒了站起來……株洲的報紙、廣電及新媒體的記者們,向水而行,步伐堅定,用行動展示了媒體人的初心使命,更用一篇篇報道踐行著媒體人的“四力”。

          (作者系株洲日報社記者)

          久久成人免费观看草草影院,日本免费一区二区视频,av中文字幕在线,顶级嫩模一区二区三区
        • <center id="cugsy"></center>
        • <s id="cugsy"></s>
          • <s id="cugsy"><em id="cugsy"></em></s>
          • <s id="cugsy"></s>
          • <input id="cugsy"></input>
              <sup id="cugsy"></sup>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忘忧草日本在线播放www| 粗大黑硬长爽猛欧美视频| 日韩精品在线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欧美浮力第一页|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播放16页| 太深太粗太爽太猛了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r18bl各种play高h|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在人间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zooz人禽交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 国产jizzjizz视频免费看| 中文字幕第三页|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女儿国交易二手私人衣物app|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模特冰漪丰硕之美1|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香港经典aa毛片免费观看变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99re国产视频| 有人有看片的资源吗www在线观看 有坂深雪初尝黑人在线观看 |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亚洲一级理论片|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