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報道 (記者 劉惠萍 通訊員 鄧書榕)2月9日,是沙縣總醫院護士顏惠玲支援湖北后,上的第一天班。晚上10時17分,記者連線了顏惠玲,了解她在湖北的工作情況。 圖為顏惠玲沙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顏惠玲是沙縣人,下個月她就要迎來自己的24歲生日。2014年5月,從三明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畢業后,她就進入沙縣總醫院工作,支援湖北前,她是內科三區的護士。 “你為什么要報名參加支援?”記者問。 她很豪爽地說,想來就來了,就是想要為國家做點貢獻,家人都很支持她。 1月26日,顏惠玲報名了。報名當天,她就告訴了家人。雖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她的父母卻沒有反對,反而很支持她。她的父親是一名黨員,對她說:“國家有難,我們當然支持你,你也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 2月4日上午9時多,顏惠玲接到沙縣總醫院的通知,“馬上出發”。草草收拾了行李,下午3時多,她乘動車到達福州,晚上九時多就乘飛機到達了武漢。 顏惠玲在武漢寫下的入黨申請書沙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到武漢,顏惠玲就接受了緊張的崗前培訓。在全民抗疫的氛圍感染下,2月6日,顏惠玲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2003年非典時我還是一個懵懂的小學生,此次武漢疫情發生,作為一名護士,我很榮幸成為醫療支援隊中的一員,繼承前輩們的優良傳統為祖國的未來負重前行。”當天,她還果斷地把一頭過肩長發剪短,就是為了更好地投入抗疫工作中。 經過四天的崗前培訓后,顏惠玲被分配在卓爾(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工作。 14時至20時,是顏惠玲的上班時間。但因為要穿戴防護服和防護裝備,比較費時,12時她就要啟程前往距離宿舍十分鐘車程外的卓爾(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交接班加上穿防護服等,要花大概兩個小時的時間。”顏惠玲說。 卓爾(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收治的,主要是輕癥病人。在顏惠玲看來,工作內容與在沙縣總醫院時并沒有太大的差別。“跟平時一樣,巡視病房,測量病人的生命體征,給病人發藥等等。”顏惠玲說,她負責的區域共收治了80多個病人,由4個護士負責,其中她和另一個護士負責巡房工作。 要說差別,顏惠玲第一天不適應的就是,“因為戴了很多層手套,人笨拙了許多”。 顏惠玲與同事的合影沙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對于工作強度的增強,她卻一點都沒有覺得累。因為穿著防護服,她工作六個小時間,不能吃喝,而且不停走動,沒有什么機會休息。盡管工作強度比往常翻了倍,但電話連線全程,記者感受到,顏惠玲的聲音依然洋溢著活力和自信,笑聲爽朗,沒有一絲疲倦。 只有當下班時脫掉防護服的那一刻,她才感覺到酸痛從腰間襲來,兩只耳朵被口罩勒得一碰就痛,洗漱照鏡子時她才看到自己的臉龐被護目鏡壓出了痕。 通話結束,顏惠玲給記者傳回了幾張片。可能因為勤洗手的緣故,她的手已經紅腫。 如花年紀投身抗疫第一線,相信這會是她在青春年華時綻放的最美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