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Close 1月31日中午,我們突然接到任務——去浙江省東陽市巍山鎮白坦村蹲點,全程記錄因新冠肺炎疫情隔離后村民的生活,以及當地抗擊疫情的情況。 白坦?白坦是哪里? 白坦發生了什么 對大多數人來說,白坦村是個陌生的地方。不過在金銀絲(一種鍍了金銀顏色的PET聚脂膜切成的極細的絲,廣泛用于服飾、工藝品等領域)行業,白坦村可是大名鼎鼎——全球60%的金銀絲都出自這里,白坦村還是一個有著近600年歷史的吳氏聚居大村。因此,這里人口阜盛、企業眾多。村里有1600多戶,3800多人;大小企業100多家,外來務工人員3000多人。 此時,雖然許多務工人員返鄉過年了,但村中仍有3869人。 1月29日,白坦村74歲的村民吳某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由此,牽出了金華市最大的一起聚集性疫情,被他感染的共有9人,因他隔離的人數達560多人。再加上白坦村還有24名湖北返鄉人員,以及21名吳某成的直接接觸者在村里居家隔離,一時間,外界已是聞白坦而色變。 面對這樣的情況,去嗎?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倆都沒有猶豫,且不說這是一項任務,作為一名記者來說,到新聞發生的現場去,更是一種責任。 當天下午,簡單收拾了行李,我們兩人就來到了巍山鎮政府。 來了就沒有想到退縮 在巍山鎮政府的一個小會議室間隔開坐下,鎮領導開始給我們介紹情況。這時候我們發現,情況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吳某成體內的病毒毒性非比尋常。他曾與他的姐夫短暫交流,其姐夫就遭傳染;住院期間,相隔兩個病房的一位陪護人員,只是與他在走廊上有交集,也被傳染。 而且吳某成除了在村里車站賣票外還在村中送桶裝水,活動范圍很廣。當時村中已排查到的直接接觸對象就超過30人,未排查到的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從鎮領導的言語和表情中,我們感到了重重壓力和隱隱不安。但既然來了,就沒有退縮的道理。 雖然時間已經快到傍晚,我們還是決定先到白坦村卡口了解一下情況。一時沒法進村,就先用航拍機對整個村子環境做了初步了解。 從航拍上可以看到,這確實是一個大村子,可以說是一個小城鎮了。看著航拍鏡頭里層層屋宇在夕陽下泛著溫暖的光,誰能想到這里卻是正與看不見的“魔鬼”決戰的戰場?而這里,也將是我們接下來艱苦戰斗的地方。 眾人筑起鐵壁銅墻 整村隔離了幾天,村里就面臨著許多平時不可能發生的問題,其中就包括一個關系到所有人的大問題——垃圾沒人清運了。 垃圾越堆越多,不但影響環境,甚至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怎么辦?巍山鎮黨委書記申屠順達現場辦公,清運公司的人是肯定不敢來了,還有膽量進村的,只有消殺公司。 申屠順達和消殺公司老板好說歹說,最后決定,鎮里出垃圾車,消殺公司出清運人員。消殺公司老板在現場說:“保證完成任務!員工下午一定到。讓他們穿兩層防護服”。 可到了下午,車來了,消殺公司的員工卻遲遲不見來。 最終,還是巍山消防隊的消防員們沖了上去,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在這場戰“疫”中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是白坦村疫情沒有繼續擴散的主要原因。作為戰“疫”組織的核心,巍山鎮黨委靠前指揮,在第一時間將吳某成及高度懷疑傳染給吳某成的武漢返鄉人員蔡某萍兩家集中隔離、送醫,第一時間封鎖村莊,并組織起了整個隔離工作。鎮黨委書記、鎮長每天都到卡點或者進村,鎮人大主席擔任卡點臨時黨支部書記,每天在卡點堅守。駐村干部、村主要干部更是夜以繼日,每天在村中負責具體事務的執行,工作時長都在十五六個小時以上。 在這次整村隔離的保障工作中,派出所民警、消防員、白坦村的黨員干部、民兵、志愿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巍山派出所牽頭成立的“義警聯盟”,最多時配備了300多名志愿者為村民們提供代購代辦服務,為大家解決了眾多生活難題。 這些專業力量和社會力量,在黨委政府的統籌領導下,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共同筑起了隔離病毒的鐵壁銅墻。 “軟硬兼具”護航隔離 村莊不讓進出、村民不能串門,這是隔離病毒的必要要求,但如果沒有“硬”措施,是難以做到真正隔離的。 比如在將一些村民送往集中隔離的過程中,吳某成的一位直接接觸者就不愿意去,最終是由巡特警出面,他才愿意配合。一位隔離期間一直在外的白坦村民堅持要回村,工作人員按要求先核實她最近幾天的去向,她卻不配合,最終民警將她強制帶回了派出所。 有“硬”,也更有“軟”。元宵節當天發生的一件事,就考驗著基層治理的“軟”水平。 按白坦村的風俗,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買豆腐做麥角(東陽當地一種特色小吃)。早上八點,我們在村中的超市門口看到,前來準備買豆腐的人已經多達幾十人,而且還在增多。為了能搶到豆腐,許多人都在超市門口聚集著。 網格員發現問題后,駐村干部很快趕到現場,但是人數過多,他已無力勸阻,只能尋求增援。很快,派出所民警王劍趕到,通過手持喇叭大聲要求村民馬上分散開,或者錯時來購買。 但此時想讓人群散去已是不可能。王劍馬上與超市老板溝通開門,同時組織村民排成間隔一米以上的長隊,并在超市入口進行流量管控。 隊伍排好了,但還有一個問題:從排隊人數來看,超市里的豆腐肯定不夠。為此,王劍迅速和巍山鎮的豆腐坊聯系,緊急調來了八板豆腐。 巍山鎮黨委書記申屠順達也趕到了現場,并把調劑來的豆腐運到了村中開闊的菜市場,再次組織大家排隊購買。 由于反應迅速,組織得力,貨源充足,這場豆腐“戰役”最終取得了勝利,保障了民生需求,也避免了潛在的風險。 因為沒時間進行精確的售賣,最終算下來八板豆腐“虧損”了140元。不過用申屠順達的話說,這是“贏得了民心”。也正是有了這樣“軟硬兼具”的基層治理,才保障了白坦村14天的平穩度過。 難忘的歷練 在白坦村采訪,我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消毒。 按照隔離的要求,農戶間不能串門,但是我們采訪顯然要進到村民家中。為了讓村民放心,也對自己負責,在咨詢了專業意見后,我們進村民家之前消一遍毒,出來之后再消一遍毒。不光如此,上車前要消毒,到了卡點吃飯更要消毒。我和同事因此成了全村消毒最多的人,一天消毒不少于20次。 不過消毒水噴多了是有副作用的,在蹲點的第5天,我們就感覺眼睛開始腫痛。第6天晚上正在拍攝時,一位同事突然雙眼淚流不止,堅持把一個段落拍完,早已是“淚流滿面”。困難當然不止這些,由于在村中拍攝,常常會錯過飯點,到吃飯時盒飯早就涼了,只能拿點熱水泡一下…… 在白坦的這些日子,我們感受到了來自村民、來自基層政府、來自組織的種種溫暖,金華市委宣傳部、總臺領導的關心鼓勵更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這些天在白坦的蹲點,是我們記者生涯中一次難忘的歷練,拍攝到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素材,也交到了許多“生死之交”,這將是我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一筆巨大財富。 待摘去口罩時,我們一定再回來,來看看口罩背后那一張張堅毅、善良的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