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盈在醫療隊小分隊出發前往支援漢川市時采訪。 2020年注定會被每個中國人銘記。新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從湖北蔓延至全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月26日,我跟隨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從重慶來到湖北,成為一名深入一線的記者。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武漢,黃鶴樓、戶部巷、熱干面……印象中的武漢熱鬧且美好,說著“過早”的武漢人熱情又仗義。我還記得路邊小館里嗓門兒很大的老板娘,還記得給我介紹武漢旅游該吃什么、玩什么的出租車司機……不知道那些報以溫柔和微笑的陌生人,他們現在還好嗎? 當我到達武漢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在武漢市中心城區的主次干道上幾乎看不到機動車的影子,平時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也沒有什么行人,道路旁泛著黃光的路燈,顯得格外“寧靜”。不知道這座疲憊了的城市,是否隨著日落月起,也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最美逆行者”,是這段時間我們最常看到的幾個字,但當我走近他們身邊時,我才真正意識到,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幾個字,它代表的更是勇氣、無畏、擔當和魄力。 “準備好了,你剃嘛!”女孩的聲音有一絲決絕,又有一絲不舍,話音剛落,剃須刀便劃過耳邊的鬢角,一撮、兩撮…… 明明平時都是最愛美的小姑娘。那天下午,為了防止露在防護帽外面的部分而被感染,不少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都選擇了剃掉兩鬢的頭發,甚至還有人直接剃成了小平頭。 一把從男隊員那里借來的剃須刀,一把為上“戰場”而被剃掉的頭發,一顆戰勝疫情的必勝決心,那一刻,我覺得,這個武漢的冬天,不太冷。 “很像五阿哥呢”“說不定這個發型能成為新的潮流”……有這樣樂觀的心態,還有什么“戰斗”打不贏呢? 雖說有了心理準備,但當我看到她們的新發型時,心里還是不免為之一震,看著眼前個子不高的她們,像一個個“假小子”,但身體里卻有著強大的能量。 這一刻,我覺得她們真美! 有人說,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只是因為有人需要他們披上“戰甲”,把困難與險阻擋在自己的身前。 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在正式進駐醫院、走進隔離病房的前一夜,他們撥通了家人的視頻電話。 “2月2日晚,我隨醫療隊來到湖北,在這兒首先進行了培訓和考核,隨后正式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接診患者。”來自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的陳績說道。 由于出征武漢時間緊急,陳績甚至沒能和懷孕兩個月的妻子好好當面告別,就從醫院直接趕往了機場,隨隊前往武漢。 在妻子做產檢、為肚子里的寶寶首次建檔時,在最需要他照顧時,陳績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妻子對陳績的選擇也沒有任何怨言,她說:“你安心在前線‘戰斗’,我和寶寶在重慶等著你平安歸來。”隔著手機屏幕,陳績第一次看見了寶寶的B超圖像。 家人的支持讓陳績明白,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我的一點小困難在危難之際不值一提。”陳績告訴我,他這次來到一線抗疫,可以做更多事,為社會多出一份力,也為孩子做一個更好的榜樣! 另外一位撥通家人視頻電話的是重慶市中醫院的蔣紅梅,視頻那頭是她4歲的女兒萱萱。 “萱萱,媽媽明天就要正式上‘戰場’了。”蔣紅梅告訴女兒,“這里有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被病毒感染了,媽媽要和其他叔叔阿姨幫他們打病毒。” 女兒才4歲,蔣紅梅離開她這么長的時間,當然有不舍、有愧疚。女兒在視頻里說:“媽媽,我愛你,你是我的英雄!” 或許,就這樣一句話,已足以治愈蔣紅梅心里的所有思念。 在大眾眼里,他們是逆行的英雄,但在家人眼里,他們就是一個個普通的爸爸媽媽、兒子女兒。 如今,每個人都在和病毒賽跑,每個人都迫切希望打贏這場艱苦的防疫仗。 只盼待到春暖花開,車水馬龍時,我們一起凱旋,彼時,所有人能摘下口罩,在陽光下自由地呼吸,和愛的人緊緊擁抱。(周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