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義武(中)除了后期編排節(jié)目,還參與一線采訪。黃義武 供圖 這是我作為桂林廣播電視臺《桂林新聞》欄目責任編輯最長的值班周期,從1月20日開始一直持續(xù)至今。 盡管有著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報道經(jīng)歷,但2020年開年暴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是我從業(yè)以來未曾經(jīng)歷過的一次大考,在疫情面前,哪里都是戰(zhàn)場,每一個人都不是旁觀者、局外人。作為一名基層電視臺的責任編輯,除了每天需要播發(fā)各種疫情相關(guān)的時政消息外,我更想在有限的播出時間里,辟出一小塊“責任田”,展示疫情之下,普通桂林人的面孔,用那些滿載著希望的話語、給人前進力量的畫面,講述面孔下的動人故事。 1月31日晚上11點多,我正躺在床上刷著朋友圈。此時,全州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唐明的一條朋友圈吸引了我的注意,在這個講述全州縣醫(yī)護人員逆行的推文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特別溫暖的細節(jié),那就是其中有提到全州縣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蔣舒云,拿著手機和男朋友表白,哭著說:“等我打完這一場仗,我要回家,穿潔白的婚紗,做你最美的新娘!” 人找到感情的方式不一定是因為快樂,也可能是苦難后的需要和領(lǐng)悟。姑娘這一段勇敢的表白,以及那一張梨花帶雨的面孔,既讓人心酸,也讓人感動。我一邊與唐明聯(lián)系,溝通如何完善畫面,一邊立即修改文稿,確定主題,并在2月1日當晚的《桂林新聞》中推出了這一條短消息《護士最愛表白:打完這一仗,做你最美新娘!》。新聞雖然只有僅僅90秒鐘,但卻通過這樣一個表白,讓觀眾看到了這群“最美逆行者”的必勝態(tài)度:幸福一定會到來,因為我把幸福賭在戰(zhàn)勝疫情之后。 接著,一張美麗的生面孔講述了《溫情26秒:表白最暖關(guān)愛》;一張悲傷的熟面孔帶來了《父親的遺言:不做逃兵,不勝不歸》;一張可愛的洋面孔表達了《瘋子鷹:陽朔是我家,愛護靠大家!》,甚至還有一張暖暖的甜面孔悄悄地說起了《最暖生日祝福:媽媽,明年此時,我定陪您!》……一張張平凡而生動的面孔,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這個有溫度的“責任田”里,每一張面孔,都傳遞出戰(zhàn)“疫”必勝的信心,展現(xiàn)了人們守望相助、并肩而立的溫馨場景,我也用這些人情味、感恩味十足的字字句句,在溫暖一群人的同時,為新聞“加溫”。 不管是笑中帶淚,還是淚中帶笑,這些“‘疫’線面孔”都在講述著疫情下真實的桂林時刻,記錄著真實的桂林生活。普希金說過,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所以,這一張張或喜悅或悲傷的面孔,都將印在我們的腦海,烙在我們的心底,鼓舞和引領(lǐng)著我們每個人,戰(zhàn)勝那無情病毒,讓生活走向自由,讓面孔喜笑顏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