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磚黃/作者供圖 危磚黃同志個人事跡 危磚黃同志1970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主任編輯。1997年研究生畢業即進入福州晚報工作,先后擔任福州晚報副刊部副主任、主任,福州晚報時事部、編輯部、總編室主任,福州晚報編委。該同志政治敏感性較強,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努力增強“四力”,業務扎實,有較強的開拓創新意識、媒體融合意識和新聞把關能力、策劃協調能力、新聞管理能力,已經成為一名具有較高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熟悉新聞全鏈條工作、經驗豐富的融合型新聞工作者。 該同志在福州新聞戰線從事采編工作20多年,其事跡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其一,勤勉盡責,堅持正確導向。 長達22年的工作中,無論做副刊還是做新聞,無論上白班還是上夜班,危磚黃同志始終勤勉而為,兢兢業業。在副刊部5年,他經常自己登門或寫信組稿,編稿做版,精心經營雜文欄目《夜話》、散文欄目《作家大觀園》和文史專版《閩海神州》,使福州晚報副刊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在國內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時事部10年,他策劃過數不清的時事聚焦版面,包括國內重大會議報道、重大成就報道、重大國際事件和國際關系報道等等,將國內外重大事件和時事變化精心組合,呈現給讀者并引導讀者正確把握國內外形勢。在編輯部5年,他一方面強化《廣角》《調查》《熱線》《政法視線》等一批特色欄目和版面,一方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心工作的宣傳報道任務,參與策劃和組織晚報的每一項重大主題報道,包括有關福州“項目攻堅”、“水系治理和環保”、“交通治理”、“砥礪奮進的五年”、“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等主題宣傳。不僅協調安排版面,還為此寫過20多篇新聞短評,如《“3820”,福州氣魄》《謀事在實》《心系群眾 馬上就辦》《傳承歷史文脈 彰顯閩都魅力》等。 擔任福州晚報總編室主任后,他全力協助福州日報社黨組和晚報編委會推動福州報業改革、媒體融合和創新發展,參加編委帶班工作,精心策劃落實各項重大主題報道任務。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他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認真落實“改革開放40周年”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各項重大主題宣傳,組織推出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和亮點的報道。他還重新梳理報社采編流程和導向管理制度,嚴把導向關。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既協調單位員工采取嚴格防疫措施,又組織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各項宣傳報道。 不同部門的工作雖然各有特點,但危磚黃同志始終能夠一絲不茍,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2004年,他被評為福州市第三屆“雙十佳”新聞工作者。近年來,為增強“四力”,他組織落實“走轉改”,推動報社“百名記者走基層,百場宣講到一線”活動。他履行一崗雙責,2017年以前擔任過十多年的黨支部書記,曾經被評為福州市直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 其二,改革創新,爭創新聞精品。 危磚黃同志參與了福州晚報的多次改革,包括大版改瘦版、瘦版改小版、“晚報”改“早報”、晚報新媒體的創辦以及報業的融合發展。在副刊部,他創辦過《全國名家新作》《蘭圃視點》專欄,不僅精選佳作奉獻讀者,還關注本地文藝動態;在時事部,他創辦過《一周天下》《熱點時評》版面,不僅及時盤點歸納時事新聞,還自覺通過時評引導輿論;在編輯部,他創辦過《“微”觀福州》《福州·觀點》版面,不僅注意搜索網上的本地新聞和輿情,還通過理論小園地為福州發展出謀劃策;在總編室,他協調晚報各部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對福州晚報的指示精神,以“把《福州晚報》辦成一流的文化精品”的要求,推動晚報進行新一輪改版。 近年來,作為福州晚報編委,他積極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一方面,他參與報社融媒體指揮中心總指揮輪值,調度采編力量和資源,策劃重點報道;另一方面,他參與構建縣級融媒體與市級融媒體的融合平臺建設,參與制訂報社媒體深度融合三年發展規劃,積極探索適應福州特點的媒體融合之路。 改革創新,力創精品,他一直在前進的路上。 其編輯作品曾獲第八、九屆福建新聞獎一等獎(兩次)、第七屆福建新聞獎二等獎,以及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復評金獎。曾撰寫新聞論文《同質化環境中的差異化突圍》,發表在《傳媒天地》2005年11期。2015年,編輯作品《赤腳醫生期盼一雙“暖鞋”》獲2014年度福建新聞獎一等獎。2018年,編輯作品《一粒鮑魚的“南征北戰”》獲2017年度福建新聞獎二等獎。2019年,撰寫文藝評論《銀箏斷 愛不滅》獲2018年度福建新聞獎二等獎。 其三,延伸研究,拓展工作視野。 作為新聞采編工作的延伸,危磚黃同志還利用業余的時間,做一些福建新聞人物研究和福州地方文史研究方面的工作,并有所建樹,贏得相關業內人士的贊許。 2004年,他為福建新聞界元老趙家欣撰寫人物傳記《年方九十——記者作家趙家欣的筆墨生涯》,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省委宣傳部老領導王仲莘為該書作序,該書獲福州市文聯年度文學獎。2013年,他受省記協、省新聞學會委托,選編趙家欣百歲文選《世紀滄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時任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袁榮祥親自為該書作序。促動趙家欣老人從2011年起,在福州日報社設立獎勵基金(趙家欣個人捐出20萬元),開展“趙家欣青年記者優秀作品獎”評選活動,對于推動福州新聞事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長期工作生活在福州,隨著對福州的逐漸了解,危磚黃同志產生了研究福州歷史文化的興趣,并且為福州歷史文化的普及和傳播做了一些工作。2002年,福州晚報創刊20周年之際,他執行編輯印行福州文史讀本《鳳鳴三山》(六、七、八輯)。2010年,他參加由福州市委文明辦策劃的“閩都文化青少年讀本”叢書的撰寫,編著《閩都詩文名篇》,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年,他又受市委文明辦委托,編撰出版《詩意福州》(執行主編,海峽書局出版)。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后,他被福州市直機關工委聘為業余講師團成員,時常利用不同場合,宣講十九大精神和新思想,宣講福州文化,宣講文化自信。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他還為社會公益事業盡一份心,多次參加無償獻血,獲得由國家衛計委、中國紅十字總會、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聯合頒發的2012~201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輿論導向無處不在,增強“四力”永無止境。 危磚黃同志從事新聞工作20多年,平凡中堅持,平凡中出新,平凡中見使命,平凡中見初心。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