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協講堂分享中少總社辦刊經驗 為孩子辦放心刊良心刊 1月18日,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第十四期刊協講堂在線上舉行。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總編輯、編審張曉楠以《為少年兒童提供優秀精神食糧——中少期刊方陣的探索與實踐》為題,向業界分享了經驗和思考。 在總結時,吳尚之表示,中少期刊“為少年兒童提供優秀精神食糧”的辦刊經驗和做法,帶給業界4個方面的啟示:一是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辦刊宗旨,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各類作品之中,貫穿各個出版環節,以生動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引導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少年兒童辦放心刊、辦良心刊;二是努力秉持“名家育名刊”的辦刊理念,重視作者隊伍建設,也注重編輯隊伍建設,他們的發展歷史既是一部不斷推出名家的歷史,也是一部名家創作優秀作品、培育名牌期刊的歷史;三是著力提升期刊的品質品位,像重視自己孩子的食物質量一樣,重視期刊的內容質量,用心打磨,細心呵護;四是積極培育少兒出版新業態,加快轉型升級和媒體融合發展,加強書刊互動,及時將新媒體新技術引入刊物的編輯出版,提高少兒期刊的傳播力、影響力。 張曉楠介紹,目前中少總社主辦的少兒類期刊有13種,秉持“名家育名刊”的辦刊理念,讓品牌期刊對應品牌作家,品牌作家塑造品牌形象,進而引領少年兒童閱讀;在辦刊過程中,堅持“三高”即高品位、高格調、高質量,“四精”即精品、精短、精致、精彩;同時,堅持質量立社的出版宗旨,堅持多年的內部期刊質量合格認定標準嚴于行業標準和規定,采用綠色印刷標準印制等。在推動融合發展上,中少總社打破書報刊出版界限,實現出版資源的優化整合;及時將新媒體新技術引入刊物的編輯出版呈現,打通刊物與讀者的“最后一公里”;塑造品牌,推動少兒報刊服務社會。 對于少兒期刊未來發展,張曉楠認為,未來少兒出版的業態是以紙質讀物為基礎的全媒體出版,技術進步和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會給少兒出版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因此,要堅守原創,努力打造原創出版高地;注重人才培養,統籌加強編輯隊伍建設;注重培育中青年作家,打造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作家隊伍;加強媒體融合,運用新技術對內容再開發、再運營,加快傳統出版業在移動化、知識化、視頻化、有聲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改造升級,更好地服務少年兒童的閱讀需求。(記者杜一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