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的100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100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100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100年。”近日,福建省武夷山市興田鎮西郊村的“大喇叭”新增“學黨史”專題播報,為村民學習黨史提供便利,打通了黨史宣講的“最后一米”。 “收聽廣播已經成為我們村村民學習、掌握黨和政府工作部署和政策舉措的重要途徑。”西郊村黨支部書記、主任肖傳炳向記者介紹,西郊村占地總面積3.4萬余畝,村內共有14個廣播點位搭建了農村宣傳新陣地。每個廣播點位均設置在群眾經常聚集的地方,每天8時、18時廣播準時開播,每天播出時間不少于30分鐘。 據了解,西郊村是福建省200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示范村之一,該村堅持“建、管、用”相結合,積極配套資金,將音柱、高清攝像頭等新型終端納入系統建設,推動技術設備迭代升級,2019年5月在全市率先完成8個自然村12個小組有線廣播全覆蓋。 通過“村村響”廣播,西郊村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及時把黨和政府的政策、村級公開事項、道德模范典型事跡和涉農法律法規、農業科技等知識傳遞到基層群眾中去,搭建起了農村黨群、干群之間的“連心橋”,在完善鄉村治理、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村民廣泛認可。 “小小播報,實用性很強。”說起村里的“大喇叭”,今年66歲的李梓進老人和老伴都豎起了大拇指,“之前我們對國家發布的福利政策都知道得很少,自從村里有了‘大喇叭’,用方言跟我們講得明明白白。” “不必擔心村民沒有手機,也不必擔心村民不會使用互聯網,通過農村廣播與村民之間的溝通交流十分便捷、直接。”這是肖傳炳對“村村響”有線廣播使用最為直接的感受,他表示,“村村響”也促進了本村村務工作的開展。 每周一早上,西郊村有線廣播播音員都會向村民播報上一周村黨支部、村委會工作情況,預報本周工作計劃。同時,廣播通過開辟“一月一理財”欄目,在每月底向村民播報村財政收支情況,讓村務公開更加主動、公開、透明。群眾通過收聽,更直觀地了解、參與、監督村級事務。 西郊村是福建省4個“圓夢村”試點之一。成為“圓夢村”試點以來,為倡導向上向善的好風尚,村里評選“最美媳婦”“文明戶”等,通過廣播進行表揚。對不盡贍養義務、胡亂放養家禽、房前屋后臟亂差等現象,用廣播予以曝光,發揮監督作用。如今,該村房前屋后的衛生、門前路邊的綠化樹等,村民們都爭著維護,孝老敬親、齊家教子、鄰里關愛蔚然成風。 自開展“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建設以來,西郊村用廣播發布常態化、季節性、區域性的風險預警信息。每逢汛期和臺風季節等,各項預警都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傳達。每次汛前,廣播每日播報注意事項,提醒村民注意安全;一旦出現險情苗頭,通過廣播迅速組織黨員群眾進行處置。(記者 張福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