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4月25日最高檢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舉辦“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暨協作意見會簽活動”,簽署并發布《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從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業務支撐、加大辦案協作力度等九個方面進行明確,旨在促進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標準統一,完善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文輝專門就近年來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進行了介紹。2021年,全國商標專利管理和執法部門共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案件4.98萬件,查處假冒專利、商標違法案件4.43萬件,依法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商標侵權犯罪案件1011件。 為共同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在知識產權檢察體制機制建設方面,2020年11月,最高檢組建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檢察等職能。同時在全國部分省市部署開展知識產權檢察集中統一履職。截至目前,共有22個省級檢察院成立了知識產權檢察部門。今年3月,最高檢專門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意見》,提出21條務實舉措,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 2021年至2022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5200余件9000余人,起訴7800余件1.6萬余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360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辦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數量同比增加3倍。“檢察機關通過行政訴訟監督促進依法行政,注重對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糾偏、創新、引領價值的典型案件提出抗訴,加強對反壟斷、商標惡意注冊、濫用訴權等問題的研究。”最高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宮鳴指出。(記者陳慧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