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全國各地黨組織積極運用“互聯網+”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各網絡平臺隨處可見大量的“微黨史”“云黨課”“每日一個黨史故事”等宣傳形式,令廣大黨員耳目一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創新,特別指出要“發揮互聯網在黨史宣傳中的重要作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優勢,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是推進黨史宣傳工作邁向更高水平的重要環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影響巨大的新興媒體,具有多元、開放、共享和海量的傳播優勢,為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為黨史宣傳開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空間、搭建了新平臺。同時也應注意到,通過互聯網雖然可以輕松做到內容的二次或多次傳播,要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還需要量體裁衣打造適合“互聯網+”傳播的黨史教育產品。 創新話語體系。互聯網有獨特的話語體系,不乏輕松有趣的詞匯,生動活潑的表述。在網絡平臺進行黨史宣傳時,要樹立正確黨史觀,盡量避免將黨史資料照搬照抄,應更多嘗試運用大眾化、通俗化的語言進行表述,突出網絡宣傳語言特點和風格,以適應群眾的認知水平、思想實際和接受度,拉近黨史與大眾的距離。同時,還應下大力度思考怎樣將黨史的大書講薄、故事講活,根據自身特點策劃新媒體時代適合傳播的精悍短小的內容,用微話題講好黨史故事,使之體量雖小、分量不減,提煉出易于吸收的干貨,讓嚴肅黨史適應網絡的輕閱讀模式。 做好形式包裝。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以微信、微博、APP客戶端等為代表的新媒體,能將文字、圖像和聲音有機組合在一起,傳遞更多信息,拓展黨史研究成果的傳播渠道。廣泛運用H5制作工具來為黨史宣傳作品進行包裝,不僅支持播放音樂、短視頻、動畫效果等多媒體素材,而且形式新穎、畫質優良、體驗流暢,使黨史故事從單純的文字描述轉化為數字動畫、音頻視頻等融媒體形式,可大大增強對受眾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吸引大量受眾參與轉發,擴大黨史知識的觸達率。 注重即時互動。互聯網的一大優勢就是,天涯海角也能同步交流。互聯網+黨史宣傳受眾涵蓋各類人群,在開展互聯網宣傳過程中為避免“自說自話”,應注意做好線上與線下聯動,用開通互動話題、設置互動欄目等方式,實現讀者與讀者、讀者與編者的思想碰撞,將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公信力、把關力與互聯網傳播的便捷性、及時性相結合,形成優勢互補,提升黨史宣傳的針對性和精確度。 在當下正在全黨進行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用好互聯網,無疑是一次行之有效的探索。我們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發展,進一步提升黨史網絡宣傳工作的能力,擴大黨史宣傳工作的影響力和引導力,更好地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