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吉林日報聞“疫”而動,盡銳出戰,全體采編人員以強烈的職責感和使命感,奔赴一線,采寫制作了一批準確權威、立體生動的新聞產品。 截至4月19日,吉林日報運用圖文、長圖、視頻、海報等多種形式刊發疫情防控各類報道近3萬篇,全集團全平臺總點擊量約2.7153億次,切實發揮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作用,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輿論支持。 響鼓重錘 強勢發聲 充分發揮黨報的導向引領功能 吉林日報第一時間精選報社骨干力量,成立由社領導任指揮長的9個應急報道組,有組織、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發出最新防控工作部署、穩產穩供、隔離救治等權威聲音。 吉林日報第一時間開設“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專欄、第一時間推出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生轉運紀實、第一時間發出吉林人民感謝各省馳援的聲音……這些時效性強的報道,凸顯了黨媒的社會責任和擔當,也有效回應了社會各方的關切和質疑。疫情發生以來,吉林日報原創稿件平均每天輸出100條左右,截至目前已有近4000條。 吉林日報社長劉泉波、總編輯王亮帶隊出征,深入到長春市、吉林市、九臺區等地,高質量采寫了《“破冰之役”的啟示——長春市九臺區從“暴發核心區”到社會面清零的防控實踐》《風雨過后 花開春還——寫在長春市疫情防控實現社會面清零之時》等多篇述評報道,同時還連續推出多個專版,大篇幅、多角度、重筆墨,及時向公眾講述吉林抗疫故事。 除此之外,吉林日報充分利用言論利器,不僅持續在報紙上發表本報評論員文章,還在新媒體上開設“戰疫微評”專題,從實時熱點話題入手,引導輿論。截至4月17日,該專題已刊發原創短評稿件22篇,有效紓解了群眾疑惑。 聚焦熱點 設置議題 切實凝聚起眾志成城的抗疫合力 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及社會關注熱點變化,吉林日報實時調整報道方案,采編團隊24小時待命,加班加點采寫稿件、制作視頻,以精心的議題設置,真實透明的報道內容,回應民生關切,高峰時記者們一天能提交近200篇稿件。 吉林日報在做好每天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直播報道的同時,還對其中重要內容拆分解讀,引導公眾理解防疫政策,配合防疫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立足復產復工進展,采寫了《吉林省逐步放開社會面,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等稿件,以權威的信息來源,詳實的政策解讀,贏得廣泛關注,推出后點擊量迅速攀升至上百萬次。 聚焦生活物資供應、醫療救治、春耕生產等熱點話題,吉林日報記者以深入的采訪、細致的觀察,打造出一批備受歡迎的“爆款”產品,如《山東支援吉林的蔬菜到啦!消殺分揀后村屯統一派發》《長春市傳染病醫院5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等,這些作品有效穩定人心、堅定信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圍繞暖心而至的各地馳援,吉林日報開設《同舟共“吉”,感恩有你》專題,向兄弟省份的援吉醫療隊表示敬意和謝意;精心制作《梅河口馳援日志》等H5新媒體產品,全面展示省內各地市州包保支援長春的感人場景;開設“抗疫一線黨旗紅”“戰‘疫’有我”“方艙里的故事”等專題專欄,用上千篇鮮活的報道,講述持續涌現在抗疫一線的典型人物事跡。 創新手段 全媒呈現 匠心打造出新出彩的融媒體產品 吉林日報積極運用融合發展成果,充分發揮彩練新聞客戶端、大吉網、微信、微博以及頭條號、抖音號、視頻號等全媒體矩陣優勢,綜合運用文圖、長圖、H5、短視頻、MV等創新手段形式,匠心打造出新出彩融媒體產品,有效增強了整體報道的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 在內容采寫上,注重突出現場報道、音視頻報道,派出多路記者深入一線,深入現場,以更加貼近民生的視角,制作出了《專家提醒,蔬菜包要這樣消毒 》《一圖讀懂丨居家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提示》等一批立得住、傳得開、叫得響的新媒體力作。 吉林日報打造了“防疫藍皮書”“防疫一點通”等科普專題,以圖文并茂的精練文章,讓公眾在碎片化時間高效便捷獲取最新的疫情防控觀點、做法。截至目前,兩個專題已累計發布稿件200余篇,有效引導群眾正確理性看待疫情,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護能力。其中,《新冠抗原自測怎么測?有哪些步驟?醫務人員手把手教你》一文,以權威的信息來源和細致的操作手法,贏得眾多網友關注。 截至4月19日,吉林日報新媒體平臺共發布疫情防控相關稿件23115條,制作“戰疫‘微’故事”“戰疫‘情報站’”等多個個性化專題,多板塊、全景式報道吉林抗“疫”圖景及進展。 下一步,吉林日報將繼續發揮主流媒體作用,講好吉林故事,放大吉林聲音,繼續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吉林日報陳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