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管理社會的方法逐步從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轉變,正在形成以政府為核心、多元、開放的公共管理體系,對公共事務的管理越來越依靠社會自身的力量。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媒體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越來越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意識。媒體也應從以前的“讓我做”向“我要做”轉變,主動為地方政府的工作提供助力,有效推進政府工作的開展。 目前,我國的新聞媒體和宣傳機構都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以宣傳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為己任,是黨的喉舌。正是由于我國新聞媒體與黨和政府密不可分的特性,決定了它代表了黨和人民的意志。在人民群眾心中,媒體就是黨和政府的發言人。在各級政府看來,新聞宣傳與發布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通過新聞媒體來正確認識外部環境,完善公共政策,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對大部分地市級的媒體來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媒體被動地為地方政府服務,政府需要宣傳什么,媒體就宣傳什么。而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各類新媒體的興起,地市一級媒體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可以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樣化。地市級媒體如何用科學、合理、專業化的新聞服務幫助地方政府實現公共管理職能,也是值得探索的一個方面。 健全發布制度 推進信息公開 信息發布制度是為了保障公眾知情權,由國家機關、政黨或社會團體通過不同形式向媒體和公眾定期或不定期發表和公布有關信息和意見的規定和要求。2008年5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開始實施。及時、準確、充分、透明地發布信息,對于公共事件的快速處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地市級媒體協助政府進行信息發布,不僅及時準確、公開透明,而且來源權威,容易取得市民的信任,不但可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權,努力滿足各方的信息要求,還讓政府在信息公開中牢牢掌握主動權。 比如筆者供職的長治日報社,在今年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協助政府不同部門舉行新聞發布會近10場。這些新聞發布會的內容不僅有涉及民生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管理辦法的政策解讀,也有針對科技創新企業發放專項獎補資金的信息公布等。這些新聞發布會的進行,均在特定人群中引發熱議。 除正常的信息發布外,地市級媒體還應積極探索建立重大突發事件信息發布應急機制,承擔重大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的信息發布、輿情搜索、媒體服務等職能,有效整合各方面資源,形成分工協作、高效運轉的良好工作機制,發出主流聲音,有效引導輿論。 發揮智庫作用 提供決策參考 新聞的服務性,是指新聞具有服務受眾的功能和特點。地方政府也是新聞媒體服務的對象之一。 近年來,隨著媒體融合駛向深海區,黨媒的力量得以迅速壯大,地市級媒體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媒體資源和專業平臺,為地方政府提供全媒體搭建服務外包、內容策劃和業務培訓等諸多服務。以南方日報社佛山記者站為例,其陸續探索推出城市智庫、深度調研、第三方政策評估等服務項目,記者升級為“城市智庫”專家和研究員,完成了供給側改革、工業4.0等10余個大型調研報告,為政府部門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 而長治日報社近兩年也在這方面做出了諸多探索。如與不同政府部門對接,為其提供專屬的信息服務,這不僅僅限于以往的新聞宣傳,還包括制作專業的政策解讀、形象展示、有獎競賽等。服務類型多樣,滿足了不同政府部門的需求。 通達社情民意 化解社會矛盾 現代社會中,社情民意對于地方政府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通達社情民意本是媒體自身具備的功能,也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掌握的現代工作方法與手段。 通達民意的做法主要有:建立與群眾日常溝通的渠道、平臺,讓民意上得來、聽得到。比如媒體可以設立熱線電話、電子信箱、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等諸多平臺了解民意、溝通民眾。通過媒體集納意見,問計于民,讓群眾出主意、想辦法,將傳統調查研究與借助新媒體平臺問計于民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形成互補,還可以通過座談會、讀者見面會等多種形式,及時回應輿論熱點,讓群眾的聲音有回音、有反饋。通過媒體及時進行信息傳遞,填補“信息真空”,用組織媒體報道、群眾討論、群眾投票等方式將輿論匯聚放大,解疑釋惑,推動問題解決。 幾年前,山西省長治市曾就動物園遷建規劃過兩個方案,并在相關媒體上進行報道,希望市民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并未引起市民過多的重視。長治日報社記者通過微信公眾號對兩個遷建方案進行了詳細報道,還附加了一個市民投票的通道,讓市民可以對兩個不同的遷建方案盡情發表意見并投票。投票通道開啟后,受眾對此非常關注,僅此一條閱讀量便突破10萬+。最終,動物園遷建方案確定并形成巨大影響,而其中有著廣大民眾對方案貢獻的智慧和建議。 發揮監督作用 推動依法行政 近年來,利用媒體監督促使政府部門改進工作的事例并不鮮見。種種問題的發現,很多時候并不是來自政府部門行政執法的主動發現,而是媒體曝光引起強烈關注之后,才反推相關監管介入。 在此過程中,政府通過媒體表達了態度,獲得了民眾理解和支持,進而減少了決策失誤和執政成本;而媒體通過正確引導獲得了民眾的信任,塑造了政府的新形象;民眾則通過媒體獲得了知情權、參與權,提升了民主素質和公民意識。 總之,地市級媒體為地方政府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地市級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不斷提升,讓地市級媒體更有能力來提供高質量、多形式的政務服務,其服務也必然會更加多元化、專業化、品質化。(狄媚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