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國家版權局共同舉辦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馬拉喀什條約》對中國正式生效及如何實施等相關內容?!恶R拉喀什條約》于5月5日對中國正式生效,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版權領域的人權條約。這是版權事業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是版權助力文化普惠的新起點。 該條約要求各締約方規定版權限制與例外,以保障閱讀障礙者平等欣賞作品和接受教育的權利。條約規定了受益人不僅包括盲人,還包括更廣義的視力障礙者和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其使用作品的形式包括盲文版、大字號版或有聲讀物等無障礙格式版。條約為無障礙格式版的制作提供版權限制與例外,為無障礙格式版的跨境交換、進口提供便利,解決無障礙格式版本匱乏問題。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副局長趙秀玲在會上介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視力障礙者達2.53億人,在中國視力殘疾人達1732萬。其他閱讀障礙者涉及的人數更加龐大。對盲人、視力障礙者和其他閱讀障礙者而言,欣賞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最有效方式是閱讀盲文圖書、大字圖書、有聲讀物等無障礙格式版作品。但其制作成本高昂,版權許可是其中一項較大支出。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的數百萬種圖書中,只有不到1%以無障礙格式版提供給閱讀障礙者使用,而閱讀障礙者本身就是弱勢群體,承擔這些成本非常困難。 趙秀玲說,《馬拉喀什條約》生效將極大豐富我國閱讀障礙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受教育程度,進一步展現“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溫暖和優越性,彰顯了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殘疾人事業發展和知識產權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負責任大國擔當。 談及如何做好《馬拉喀什條約》對中國生效后的實施工作,趙秀玲介紹,中宣部(國家版權局)將在五方面做好條約的實施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制定切合中國實際的實施辦法,確保閱讀障礙者、無障礙格式版、被授權實體等重要概念與條約保持一致,明確制作、提供無障礙格式版作品應遵守的規則;二是加強對被授權實體的指導和監管,指導相關機構在制作、提供無障礙格式版時遵守相應的業務規范,加強對違反條約實施辦法的行為的監管力度,確保為閱讀障礙者使用作品提供版權便利,同時避免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三是加大宣傳推廣,特別是有針對性地向著作權人、閱讀障礙者、為閱讀障礙者制作、提供無障礙格式版的機構等利益相關方重點宣傳推廣;四是加強國際合作,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無障礙圖書聯合會等國際組織加強合作,推動無障礙格式版作品跨境交換,為我國閱讀障礙者豐富外國作品資源,同時擴大我國優秀作品在其他國家閱讀障礙者中的傳播覆蓋面;五是進一步深化與包括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內各方的國際版權合作,講好中國實施《馬拉喀什條約》的版權故事,貢獻更多的中國力量。 針對記者提出的《馬拉喀什條約》是否適用于香港、澳門特區問題,趙秀玲介紹,我國在批準《馬拉喀什條約》時專門對條約適港澳作出了聲明。香港特別行政區適用《馬拉喀什條約》,并依據該條約第四條第四款的規定,將該條規定的版權例外限于市場中無法從商業渠道以合理條件為受益人獲得特定無障礙格式的作品;在中國政府另行通知前,《馬拉喀什條約》暫不適用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因為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國家版權局就條約適港澳征詢了特區政府意見。香港特區政府表示適用《馬拉喀什條約》,并聲明將條約第四條規定的版權例外限于市場中無法從商業渠道以合理條件為受益人獲得特定無障礙格式的作品;澳門特區政府表示暫不適用《馬拉喀什條約》,待其修改相關法律、符合適用條件后再行適用。(記者賴名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