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經建立19家新聞道德委員會,包括湖北、河北、山東、浙江、上海、北京、內蒙古、黑龍江、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陜西、江西、云南、遼寧18家省級新聞道德委員會和產業報行業報新聞道德委員會。新聞道德委員會旨在搭建一個依法管理、行政管理、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四管齊下的綜合治理新平臺,推動行業自律長效機制建設。 人員組成:非新聞界人士占比多 一般來說,各省級新聞道德委員會由20人左右組成,主要由新聞宣傳部門,宏觀經濟管理和與民生密切相關行業,以及人大、政協、金融界、法律界、新聞院校等各界人士組成。 從人員組成看,非新聞界成員的人數通常多于新聞界成員人數。比如上海新聞道德委員會23名委員中,新聞界7人,其他社會各界人士16人。陜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會19名委員中,除少部分委員來自新聞宣傳主管部門、新聞媒體外,大多數委員來自質檢、食品、農業、環保、教育、工商、金融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部門。此外,陜西新聞道德委員會還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院校專家、律師協會有關負責人加入,使社會各界委員人數達新聞戰線委員人數的兩倍。 工作內容:自律 他律 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工作推進兩年來,各省市新聞道德委員會圍繞接受投訴舉報、開展新聞評議、進行案件查處、案例通報、新聞隊伍培訓等幾方面開展工作。 接受投訴舉報方面,各省市新聞道德委員會借助舉報電話、電子郵箱和網絡等方式擴大社會監督媒體的通道,接受群眾對媒體投訴舉報。部分省市為了調動群眾舉報的積極性,還制定出臺了有獎舉報的規定。如河北省制定了《關于對新聞界違反職業道德行為實行有獎舉報的暫行辦法》。對于群眾的舉報投訴,各地及時收集整理分類,堅持依法依規辦理,嚴肅查處落實。對部分投訴舉報通過新聞評議的方式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同時,新聞道德委員會協助當地其他行政職能部門開展案件查處,并及時進行通報。 開展教育培訓是引導新聞從業人員恪守職業道德、強化行業自律的治本之策,因而也成為多地新聞道德委員會的重要工作內容。2014年7月,貴州省將新聞職業道德建設與“走轉改”等活動相結合,在全省新聞單位開展“新聞職業道德大講堂”活動,搭建新聞工作者學習交流的平臺。同年8月中旬,福建省以“融入時代、融合發展”為主題,舉辦全省重要輿論陣地領導干部培訓班,新聞戰線相關工作者近200人參加了培訓。 工作流程:受理舉報 案件評議 通報懲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