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 蔡小偉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首屆黨報評論融合發展論壇今天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中國記協等部門領導,以及中央和全國31家省級黨報的主要領導及評論業務負責人,齊聚一堂交流經驗、激蕩思想,共同探討黨報評論融合發展問題。福建日報黨組書記蔡小偉在論壇上做了“互聯網傳播需要思想力”為主題的發言,以下為全文內容: 最近,福建新聞界正在討論一個話題:拿什么來提升我們的影響力、傳播力。這個話題是在當前地方報紙廣告斷崖式下降的背景下展開的。我們認為賺錢總有辦法,但如果一家媒體沒有了傳播力和影響力,那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討論中,大家首先談到了評論。 人人都有麥克風,并不意味著人人都能產生影響力。衡量一家媒體是否具有足夠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關鍵要看是否真正掌控了輿論場的主動權。拿什么來掌控?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思想觀點的強力引領。今天的黨報評論,理應有舍我其誰的氣度和擔當,在媒體融合發展中用思想的力量為主流媒體影響力的提升提供支撐。 我談幾點認識: 一是堅守和發揚評論的思想力。任何時候,思想是時代的強音。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為社會大眾表達意見、交流觀點提供了新的場所,但也出現了一些不負責任、非理性的雜音噪音。信息過載和碎片化,以及互聯網上觀點的個人性和多元性,使得人們更渴望真實權威的聲音,更期待啟人心智的主流思想。作為輿論場的定海神針和中流砥柱,黨報只有在眾聲喧嘩中發出最強音,用思想來吸引人、感染人、影響人,才能占領輿論制高點。 寫評論,說到底還是拼思想。現在每天各類媒體、網站上的評論多如牛毛,為什么有的脫穎而出,引起強烈反響,有的則淹沒在信息海洋中?每篇評論都有觀點,但并非每個觀點背后都有思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引發讀者廣泛共鳴的評論,往往都是那些有思想的作品。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融媒體,如果沒能推出有思想的評論,就將變得平庸,失去競爭力。有了敏銳深刻的思想,評論才具有穿透力和說服力,才有更多的人傳看,讓更多的人依賴,達到給人啟迪、發人深省、予人新知的效果。人民日報的評論之所以被各類新媒體所推崇,并在人們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成為同行的榜樣,不僅在于她品種的豐富,觀點的新穎,視角的獨特,語言的睿智,更在于她思想的深邃和厚重。所以說,評論融合發展,思想是靈魂和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