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廣播、電視作品參評項目 (1)消息類:定義同文字作品。 (2)評論類:定義同文字作品。包括以評論為主的述評性節目。 (3)新聞專題類:從不同角度報道同一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社會現象的廣播電視新聞作品,包括深度報道、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新聞特寫、新聞綜述(含電視新聞紀錄片和分期刊播的專題)等。 (4)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定義同文字作品。包括同一天內在不同時段對同一事件進行的追蹤或連續報道。代表作的時長按體裁適用相應項目規定,有一件代表作超長,即視該組報道為超長作品。 (5)新聞訪談節目類:主持人與嘉賓就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進行討論的談話作品和新聞人物訪談作品,要求主持人與嘉賓現場交流談話占整個作品時長不少于2/3。 (6)新聞現場直播類:與重大新聞事件或突發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同步采集現場信號并播出,集現場報道、背景介紹與事態分析等于一體的新聞作品。要求以新聞現場音像信號為直播主體,采用音像資料的時長不超過整個作品時長的1/3。同等條件下,現場信號為本臺自采的優先。對同一新聞事件進行的間斷性直播選取其中1個完整直播段參評。跨年直播的節目,首次播出時間在上一年度,節目主體部分在上一年度完成的計入上一年度。本評選項目不包括紀念會、報告會、文藝演出、工程慶典、剪彩儀式、活動開幕式和以演播室直播談話等為主體的作品。 (7)新聞節目編排類:以動態消息為主的常設集納式新聞欄目的編排作品。 3.網絡(新媒體)作品參評項目 (1)新聞評論類:新聞網站、新媒體的原創評論。 (2)網絡專題類:新聞網站用圖片、文字、音視頻、Flash等多媒體手段和多種新聞體裁,從不同角度全面報道同一新聞事件或同一新聞主題的作品。 (3)網絡訪談類:主持人和嘉賓就公眾關注的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進行討論的在線訪談作品,主持人與嘉賓現場交流談話內容不少于作品的2/3。 (4)頁(界)面設計:新聞網站首頁、新聞頻道首頁或新聞專題首頁,和移動端發布的新聞作品界面。 (5)其他網絡作品。以上4類網絡作品之外的新聞作品。如網絡消息等,含在新媒體刊發的文字消息。 4.綜合項目 (1)新聞攝影:報紙、通訊社、新聞網站和新媒體刊發的新聞攝影作品。 (2)新聞漫畫:報紙、通訊社、新聞網站和新媒體發表的新聞漫畫作品。 (3)新聞名專欄:各媒體(含新媒體)原創并刊播有共同特征(同類主題、同類題材、同類體裁)的新聞報道的板塊(單元),要求已連續刊播一年以上(不含一年)且年度內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刊播不少于一次的新聞性專欄。網絡和新媒體專欄要求年度內每周至少更新一次。 報紙專欄應有固定的名稱,位置相對固定和獨立,不含專刊和專版。廣播、電視專欄應有固定名稱、標識。網絡專欄應在固定頁面有固定名稱和鏈接位置。新媒體專欄要有固定名稱。 (4)新聞論文:研究論述新聞實踐、新聞理念、新聞理論的文章。 (5)國際傳播類:中國媒體的對外報道,以及有效影響了國際輿論的新聞作品,包括以國際傳播為研究對象的新聞論文,參評作品體裁不超出福建新聞獎其他參評項目的規定范圍。作者、編輯、主創人員申報要求參照各項目的要求。 5.媒體融合參評項目 (1)短視頻新聞:在移動端發布的視頻新聞。 (2)移動視頻專題:在移動端首發的視頻專題(含微紀錄片)。 (3)移動直播:與新聞性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同步采集現場信號并發布,集現場報道、背景介紹與事態分析等于一體的新聞作品。對同一新聞事件進行的間斷性直播選取其中1個完整直播段參評。跨年直播的作品,首次播出時間在上一年度,作品主體部分在上一年度完成的,計入上一年度。 (4)媒體創意互動:以用戶交互為主要特征,發布方與用戶方形成完整新聞傳播鏈條的新媒體作品。 (5)融合創新:在媒體融合報道方面具有示范性,產生強烈社會反響的重大創新新聞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