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策劃:
重點突出海運,新聞強調落地與服務
報道質量的好壞高低,報道方案的策劃與設計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一環。改用現在的一句網絡流行語,“思想有多遠,報道才能滾多遠?!比绻邉澐桨钢袥]有指導思想,整個報道就會雜亂無章,沒法讓讀者停留更多的時間,報道“只能滾到讀者眼前,卻滾不到讀者的腦里和心里?!?/p>
海峽導報“兩岸‘大三通’全面啟航”特別報道的成功,就是在克服以上提到的不利因素情況下,設計出一個完整詳實而有特點的報道方案。這個報道方案主要有以下特點:
1、突出海運,兼顧空運與通郵。首先,兩岸“大三通”中,空運包機部份以前有節日包機、周末包機,現在的常態化包機只是一個延續,航點航班雖有增加,截彎取直也只是北方航線,南方航線還要繞彎。海運直航則是一步到位,不像空運有節日包機、周末包機等過渡,而且在線路上是“真正的直航”,意義更為重大。其次,12月15日當天,海運涉及到兩岸共9個港口,其中福建就有福州、廈門、泉州三個點,占到當天所有航點的三分之一,大陸航點的二分之一。所以,從意義及讀者關注的角度上講,這次“大三通”全面啟航的報道應把重點放在海運。在后來的執行過程中,《海峽導報》12月15日、16日兩天關于“大三通”的內容總共約占7個版面(扣除廣告,按整版計算),其中海運內容約占4個版。
2、注重落地化與貼近性,重點放在福建地區的直航報道。在策劃案中,要求無論是海運還是空運,在著眼全國的同時,必須從福建著手,注重落地化,突出新聞的貼近性。因此,在我們12月15日的版面中,福州、廈門、泉州的海運情況就進行了預告性的梳理報道,并通過專家解讀的形式給讀者分析“海運直航給福建帶來什么”;空運部分,我們在介紹廈門、福州航點情況的同時,又通過專家點評的形式指出“閩應促‘南線’早日截彎取直”。12月16日的報道中,廈門、福州、泉州三海運航點的現場及時性報道安排了兩個版內容,而針對直航給福建地區帶來的影響又安排了一個版的深度報道。
3、重視信息梳理與編排,強調新聞的服務性。這次“大三通”,牽涉的面廣、點多、人眾,千頭萬緒,信息紛雜,所以,必須為讀者搜集、梳理和編排好信息,讓讀者感覺有條理、有輕重,看起來輕松明了,而不是感覺“亂糟糟”。我們在報道方案中就明確提出:12月15日,見報的內容主要突出服務性,多用圖表,向讀者提供“服務手冊”,使讀者在“看熱鬧”時,從宏觀上可以有條理地把握當天航(船)班、航點情況,從微觀上也能看出一點“門道”和實用信息。而12月16日,見報的內容以現場新聞和及時性新聞為主。
當然,要做好報道方案的策劃,發揮集體智慧,提前掌握相關背景及信息也極為關鍵,因為這些背景和信息,往往是策劃的依據。此外,策劃方案應盡量追求詳盡入微,這樣更能強化報道方案在采編中的引導作用。我們在這次“大三通”全面啟航的報道方案中,對報道的方式、體裁、篇幅及圖表、版面定位和版序都提出具體要求,使后期的采編工作只需按圖索驥。